说起《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大部分人心里第一反应肯定就是达芬奇,在百度里输入《最后的晚餐》,弹出来的结果也是达芬奇的作品。
其实这也是情有可原,因为《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十大名画之一。但你知道吗?达芬奇不是第一个画《最后的晚餐》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止达芬奇一幅《最后的晚餐》。
本期推文,美术匠将罗列出几幅《最后的晚餐》,大家可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作品,虽然它们没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那么惊天动地,但也很有意思哦!
0元学素描,请关注:美术匠
《最后的晚餐》背景故事《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长阴谋在夜间逮捕他,但苦于无人带路。
正在这时,耶稣的门徒犹大向犹太教祭司长告密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犹太教祭司长就给了犹大30块钱。
于是,犹大跟祭司长约好:他亲吻的那个人就是耶稣。
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
《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公元6世纪《最后的晚餐》历史上,最早选中这个主题的是一位公元6世纪的意大利画家。
这幅作品中总共有十三个人,座次呈现一个半圆形,基督坐在最左侧,他的门徒排列在他的身边,大部分人的眼睛都盯着叛徒犹大。
餐桌上摆放的是耶稣显示神迹的五饼二鱼,这幅拜占庭镶嵌画整体比较简陋,门徒没有明显的特点,给耶稣的特征也比较粗暴:加了一个光环,姿势和其他人不同,身体比别人大一圈。
犹大不像叛徒,反而像个被欺凌的受害者,耶稣的姿势也很有意思,明明是在预言自己即将死亡,却毫无紧张感,反而采用半躺的轻松姿势,这样的姿势在后来的《最后的晚餐》里都没有再出现过。
公元13世纪《最后的晚餐》13世纪的《最后的晚餐》里人物神情依然呆板,动作依然僵硬。
因为耶稣说过:“与我共用一个碟子的人将要背叛我。”所以当时的画家往往会把犹大描绘成伸手拿碟子或伸手取食的样子,这个动作也代表着犹大的贪婪。
但美术匠认为那个时候的画作多半带有宗教宣传手段,无论是画家还是画中人都带着一股子高高在上的味道,基本没有什么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