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红菱要吃鲜,脆嫩水灵的才最甜爽。 图/视觉中国
北依山脉,南临长江,西接湖北南望江西,向东是古都南京。处在长江中游和下游的过渡地带,作为天然良港的安庆,迎接了几百年间的千帆相竟,自然也融合了许多饮食流派的影子。
你看,前面说的清蒸鲥鱼,带着繁华老城的精致讲究,也有一丝温柔鲜甜的江南风韵;安庆潜山的名菜“黄泥粉蒸肉”,肉烂粉鲜,酱香浓郁,大有楚风。桐城蒿子粑就更绝了,艾蒿与糯米的搭配与青团如出一辙,桐城人却不像江南乃至皖南人一样艾蒿打汁做出包着肉末、雪笋的清新团子,偏把切丁的腊肉与捣碎的蒿子一起搅进糯米,一口吃尽上下游的风味。
炒过的米粒捣成粉, 裹在肉上米香十足又入味! 摄影/小红书朝阳肉子酱
作为战略要地的安庆,不只有富贵繁荣,也有壮怀激烈的军事记忆。
一个多世纪以前,太平军席卷江南,占据南京;曾国藩则率领湘军“结硬寨,打呆仗”,夺下安庆,兵锋直指天京(南京),一转攻守之势。自此,曾国藩将湘军的大本营设在安庆,进而在此兴办洋务,开办了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安庆内军械所。
聚集于此的湘军,自然也带来了家乡的味道:丰富的腊味、鲜香的辣椒,并把“湘菜”发扬光大,让淮扬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而湘菜是“军菜"的说法流传开来。
安庆的腊味很多,寒冷山区中腊出来的风味很有个性。 图/视觉中国
不知道今天安庆人喜欢倒在牛肉拉面里的辣椒油,与一百多年前用竹筒随身携带辣椒油的湖湘子弟,有多少联系?
这是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遐想,答案也许就藏着日夜不息的江涛声中。
猪牛肥、鸡鸭香,最迷人的味道总是最家常东晋诗人郭璞评价安庆“此地宜城”。
宜城,“宜”在哪里?宜在物产丰美、适宜农耕。无论有没有浮华的装饰,安庆都是个烟火气十足、适合过日子的好地方。
平平淡淡的烟火气恰是安庆的迷人之处。 摄影/小红书朝阳肉子酱
从高空俯瞰,长江北岸的安庆镶嵌在江山之间:西北侧是横亘的大别山,南部是连绵的皖南群山,往北眺望广袤的江淮平原。来自山脉的珍奇,来自鱼米之乡的农家气息,来自城市街巷的平凡烟火,平平常常的鸡鸭鱼肉、拉面牛骨、稻米芋圆……安庆饮食恰恰就根植于这种平实之上。
所以,来到安庆,不必只瞄准大菜、宴席菜,尝一尝这里的乡土味、家常味,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迷人之处。
晨光熹微,街头的小店里,已经支起卤锅,摆开面案。锅里盛满牛骨煨出的肉汤,案上是刚刚和好的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