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怎么培养自律,让孩子自信的十句话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2-11-03 17:53:12

一年级孩子怎么培养自律,让孩子自信的十句话(1)

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自律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为人父母,想要孩子优秀,那就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

今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说,最近被孩子烦死了,孩子学习一点也不自律,总是需要监督。

有时不催着,就连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都没法完成,等老师让交作业了,没完成自己还生气。

为此,两人没少因为这事吵架,但吵了也无济于事。

孩子还是一点也没发生改变,还是保持原有的状态,现在真不知道怎么办了,苦恼得很。

生活中,我想应该很多父母都会遇到孩子不自律的事情,其实最近我也在为这件事情上火。

直到最近看了《少有人走的路》后,才了解到,孩子不自律的这个问题,有以下原因。

1.受父母影响

2.没有提前做计划做安排

3.缺乏爱和行动力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曾说:

孩子的不自律,都来源于缺乏行动,行动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

那为人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呢?

严以律己,做自律性父母

作为父母想要孩子自律,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人父母,如果每天做事拖拉、懒散、爱发脾气、那孩子必定也会是拖拉、懒散、爱发脾气。

显然这类型父母,不仅没有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还成了反面教材,把坏习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孩子。

从这点可以看出,优秀的父母,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

就像我,我以前告诉孩子,不要发脾气,发脾气不好,但孩子惹我生气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发脾气,发完脾气还告诉孩子,发脾气不好。

一年级孩子怎么培养自律,让孩子自信的十句话(2)

不要学我,孩子当时是同意了,可是下次她生气时,就也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怒吼起来。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

在孩子稚嫩的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上帝,神圣而威严。

孩子缺乏其他的模仿对象,自然会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下来。

直到我真正意识到,发脾气对于孩子的影响后,才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我慢慢学会掌控情绪,不再那么容易失控怒吼时,孩子的情绪,也开始慢慢得到了改善。

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自律、不爱拖延,那就从此刻起,开始严格地要求自己。

唯有自己改变了,孩子才会真正意义上得到改变。

孩子自律是培养出来,不是逼出来的

孩子的自律精神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

心理学家说:

人生来就有惰性,所以,没有天生自律的孩子。

最近陪孩子写作业,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前段时间引以为傲的自律,全线地崩塌。

特别是面对孩子写作业,真的能把人气的晕倒,例如,上午看孩子再玩,就没要求她写作业。

中午时,让她写作业,她说好,写了一半就说瞌睡,好,理解,说,那你写完数学了去睡。

睡醒了再写中文,她说好的,等数学写完了,没有去睡就跑去玩了,下午吃完饭让她写中文。

也挺配合的,就是写字这里,一下子写了大半天,总之整个过程磨蹭、拖拉,让我在旁边着急。

很多人会说,孩子磨蹭拖拉是内部动机不够,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没提前合理安排。

就像我,孩子这样,有点生气,不过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孩子小不会安排时间。

我又没给她安排好,固然她会拖拉,从这里可以看出,是孩子不自律、爱拖延和拖拉吗?

显然不是,其实还是家长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把作业安排在上午让孩子写,下午可以尽地玩。

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把难题或多一点的题,安排在前面,这样就不至于很晚了。

还在为那道难题或者多的题,一直在思考或想办法,长时间做不完想不出,就影响情绪。

当情绪来临,自然就影响做事情的心情,心情不好又有畏难情绪,就想着摆烂、或者把事情放放。

等以后在做,殊不知,就算把问题放哪里了,事情不等于解决了,而是在逃避问题规避问题。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问题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多,到最后遇到的痛苦和困难也越来越多。

从现在开始,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和做事情的前后顺序,以及难度,让孩子找出自己的节奏。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在孩子长大后会形成肌肉记忆,肌肉记忆又称内隐记忆,就是无意识状态。

这种无意识状态的记忆,会刻在孩子的大脑里,伴随孩子终身,所以,未来孩子也就不存在不自律。

自律后,也就不会因问题得不到解决而痛苦。

一年级孩子怎么培养自律,让孩子自信的十句话(3)

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爱是解决孩子一切问题的原动力。

什么是爱孩子?爱孩子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愿意花时间去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

同时也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因为培养孩子的自律,就建立在了解孩子内心需求的基础上。

如果不了解,那就不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机里给予孩子鼓励、批评或适当的警告以及责备来引导。

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只有批评和指责,或者无尽的溺爱,那就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了。

真正的爱,就是积极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心情好时,对孩子很好,心情不好时,严厉地批评孩子。

其实在本质上,这不是教育,而是对着孩子发泄积攒心中已久的怨气以及心里的各种不满。

真正的爱,带着对孩子的包容,带着鼓励带着适度的批评和指责,一切都只为孩子积极阳光。

积极阳光的孩子,内心就会充满能量,能量十足的孩子,也会更加积极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但如果孩子缺乏爱,就会出现爱的匮乏,当爱匮乏时,就会提前透支和消耗自己的快乐。

不愿意感受成长带来的的痛苦和挑战,只想享受当前的安逸,当出现这种状态时更谈不上自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就是遇到困难时,只要父母陪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底气十足。

其实,这就是爱的力量,爱的力量推动我们前进。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

自律的基础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

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珍惜自己。

写到最后: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感,更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幸与不幸,都来源父母为孩子制造的土壤是否健康。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作者介绍:

彤橦妈妈聊育儿,我是一枚热爱学习热爱成长的90后宝妈,我喜欢用写作的方式来记录自己和孩子,同时用故事的方式来点亮人生,愿望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魔女宅急便 侵权必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