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300字中学生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2-11-20 14:51:37

攀登者

这个电影讲了登山队爬珠穆朗玛峰的事。

小学生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300字中学生(1)

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他们遇到了雪崩,老队长和很多很多队员全冻死了,老队长嘱咐他们一定要爬上去,把照相机给了他们,只剩下方五洲(主人公)、松林、杰布(西藏人)到第二台阶(8680-8700米),含氧量4.93,那非常陡峭,他们搭了一个人梯,方五洲队长在最底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胜利就在眼前。站在最上面的松林脚一滑,差点摔下去,杰布一拉,也不行,最后,方五洲队长把杰布拉了上来,但是还有照相机,队长最后把松林拉了上来,照相机掉了下去,又费了一点力气,最后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大家都非常开心,可是,他们忘了没有照相机就没有了照片,没有了照片,别人就会怀疑他们。

小学生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300字中学生(2)

1965年,中国登山队解散了,大家开始搞文化大革命了,解散之后,方五洲回到了他的学校,来到了他们的图书馆,他的女朋友徐英正在那看书,方五洲把从珠穆朗玛峰带回来的三叶虫化石送给了徐英(章子怡)。他们有一个无人区,很少有人进去,他们俩都会在那说话。方五洲还会给同学们讲他登珠穆朗玛峰的事,可是他没留下照片,同学们都不信他,把他辛辛苦苦带回来的三叶虫化石给摔烂了,从此,方五洲再也没去过学校和他俩的无人区。方五洲从此当上了烧煤的锅炉工人,平时也在这儿训练体能、跑步…杰布就去了他的老家,放他的羊去了。从此登山队就就慢慢地被忘了。

1975年,他们的老师再次宣布登山队再爬一次珠穆朗玛峰,方五洲队长已经44岁了。在前10年里,松林非常内疚,他一直想60年的时侯,为什么方队长没把照相机拿走,反而扔了呢?松林非常讨厌方队长,觉得自己不应该和方队长一起爬珠峰。方五洲听了这个消息,赶忙开着车,收拾东西,去接杰布,杰布早就知道这事了,路上正好碰见了,把他请了上来,在路上俩人非常高兴。他们在路上碰到一个人,他说他是学摄影的,可以帮他们拍照,方五洲和杰布都非常高兴,把他拉入了登山队。他的名字叫李国梁(井柏然)。他们到了以前的训练场地遇到了松林,松林抱了一下杰布,但是没有抱方五洲。好几辆车都驶了过来,里面有很多很多人,有医学的、天文的、登山的…徐英在气象台里,她给方五洲他们观察天气。里面还有一个人叫杨光(胡歌)。又过了一个小时,大家开始训练了,有背轮胎、背木头…训练完了体能,还要爬山,先适应7000多米的高山,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一点点震动,新来的登山队员就以为雪崩了,到处乱跑,非常不听话,最后方五洲吹了一声哨,才让他们安静了下来。训练完之后,方五洲和杨光、李国梁一路上都非常顺利,把容易破的冰缝全部给补上了。到了7000多米的大风口,气象台立刻给他们联系,说那有一股超过10级的大风向他们那儿吹来,吹的他们什么都看不见。过了一会,风稍微小了一些,有人吐了,杨光马上去远处的医学帐篷,那里面有医生,可是一进去,杨光不小心把开水洒到了医生的腿上,最后杨光把自己的裤皮扒了下来给了医生,以为医生比自己还要重要,这么冷的天,医生的腿会结冰的。风越来越大,杨光只能住在医生帐篷里,过了八个小时,六点了,大家都没冻着,因为昨天晚上杨光去找医生的时候,方五洲把一个帐篷剪了剪,剪了几个睡袋,分给自己和别人。大家起来了,可是杨光没起来,因为昨天晚上杨光把裤皮给了医生,自己给冻伤了,所以把脚给截肢了。

小学生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300字中学生(3)

经历过了10级大风,他们该去第一台阶了,可是好景不长,冰山裂了,方五洲拿着一双冰镐,一跃就跃过去了,到最后一个人跳的时候,照相机掉了,方五洲冲了上去,雪崩正好扑了上来,过了十分钟,大家都醒了,这个短暂的窗口期马上就过完了,雪越下越大。松林想让李国梁试一试,方五洲想让他们休息休息再爬。而松林让他们快点爬,以免碰上风暴。李国梁给队员和自己绑了一条绳子连接了起来,以免出问题。李国梁的速度非常快,15小时后就爬到了第二台阶,松林非常高兴,而李国梁只顾着笑,风马上就来,但他还在那儿乐,风来了,风一吹,把一个氧气瓶给吹到了李国梁的脸上,李国梁被砸晕了,他们本来是系着绳子的,李国梁一直不醒,队员们也被拖下去了,再往下,就是悬崖了,最后李国梁把照相机给了队员们,自己隔断了绳子,摔死了。过了一会儿,方五洲看到了松林,松林流着眼泪,拉着一具尸体,慢慢悠悠地走来了,现在松林后悔了,没听方五洲的话,导致了这么多人死了。突然,徐英来了,她说还有最后一个窗口期,最后,方五洲成功登顶。

我们为什么要爬山?因为外国人嘲笑、讽刺我们,我们必须要努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