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告诉我,简直是幼小衔接必备神器。我也买了这套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确实能让孩子实现识字量、文化素养双丰收,改变了以前“我说他听”的方式,增加了更多互动。
博士妈妈的这套方法可以称之为“6栏目识字法”,我们一起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具体怎么使用。
第一个栏目:认识字形演变
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几个不同阶段演化而来,孩子看到字形的变化,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脉络,更容易记住字形,也更容易理解字义。
璞玉说,4-9岁的孩子看待文字就像是一幅幅图画,而不是我们习惯认为的符号。孩子看不同字形就像看变化的图片一样,兴致盎然。
看下面“舌”的字形变化过程,就像一个图片越来越规整一样,二宝看了就感到很新奇。
我给他解释一遍后,他又很主动地指着每个字给我讲:甲骨文像是舌头上长草,金文好像是舌头上多了一些小白点,小篆好像是舌头上加了一个鼻子,隶书、楷书就是现在舌头的“舌”。
孩子了解了不同字形,还认识了不同字体中的字。
第二个栏目:字的写法意义
字的写法都具有特定的意义,大部分我们理解得都不太到位,这对理解字义有影响。所以要追根溯源,看到一个字,就想到真正的含义,不管放在什么词或句子中,都能准确理解。
比如口,我们知道是嘴,但是舌,最初可不是指代人的舌头。
甲骨文中的“舌”,是蛇信子,是分叉的,所以字的上面部分是小草一样的分叉形状。多了这一步认识,再去理解“火舌”,就更形象、更有紧迫感。
第三个栏目:图画解释
孩子是视觉动物,喜欢看图,而且图形象逼真,更能帮助孩子认字、记住字。
比如“舌”的图片,是蛇头 分叉的蛇信子,和甲骨文、金文非常相似,孩子就能把字形和图片对应起来,增加了一个识别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