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险系数,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一定排在亲子相处的前列。
有智慧的父母,会转变教养方式,适时运用策略,恰到好处地向孩子表达关切和爱意。
作者 | 珍珠妈
这个周末,闺蜜来找我“避难”。
用她的话说就是,这段时间,家里那个刚上初二的男孩,在逼她“禁言”。
她好声好气送关心,孩子要么嫌她唠叨,要么白她一眼就把自己关房间。
上周五,她见孩子回来晚,说了句:又和谁一块去打游戏了!
孩子就急了,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场面一时很难控制。
搞得孩子爸不得不让闺蜜出来躲躲!
只见闺蜜眉头紧皱,摇摇头说:这以后还能好好说话不?真不想再理他了。
作为妈妈,我知道闺蜜关切的话肯定还会继续说。
只是,她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如果不改变之前的沟通模式,以后必定还是“僵局”或是“战场”。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是件很考验家长智慧的事。
但如果父母能懂得这5条法则,针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对应地运用策略,就会发现: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注定要成为剑拔弩张的谈判双方。
麦拉宾法则:
适时闭嘴,沉默的陪伴是最好的爱
闺蜜最想不明白的一点,是明明孩子以前,很喜欢和她聊天。
无论是朋友间的趣事,还是在网上看到的资讯,经常是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现在这样疏远她,让她很慌张。
像风筝线快要飞出指尖,拼命想拽住最后的尾巴,闺蜜常常是,一见到孩子,就急不可耐地要上去说点什么。
只是,这个看起来在向孩子靠近的举动,却是在把孩子推远。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很矛盾的心理状态中。
一方面,他们需要也留恋父母的关爱,但同时,又渴求保持独立。
这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表现在外,就是家长眼里的“高冷”。
我们的热情主动,并不会融化孩子,反而会让他感觉,在把自己拉回到小时候。
这种割裂感加深了他们的矛盾心理,反感情绪也就随之产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麦拉宾法则”,说的是,人们在交流时,能被对方感知到的信息,7%来自说的内容,38%来自语音、语调,55%来自肢体语言。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和孩子贴得近一些,不是一定要用语言。
微笑、平和的语气,或者仅仅是陪着孩子,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上高中后, 父子俩总是话不投机,隔三岔五就是一场家庭大战。
后来,一个家庭教育课的老师建议父亲,先别着急,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吧。
虽然并不相信陪陪就能好,但这位父亲还是选择每周三中午和儿子一起吃饭。
第一天的午餐时间,俩人是在沉默中度过。
不过到了第三个星期,孩子渐渐开始接纳父亲,一块用餐时,他再次向父亲敞开心扉,聊了些鲜少对人讲的少男心思。
作为家长,给孩子沉默的空间,比用密集的语言表达关切,更能帮助孩子接纳变化,安顿好内心的冲突。
孩子心里顺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会随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