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齿不清,某些音总发不好,这种现象多发生在3—4岁的儿童身上。3岁以前的幼儿发音器官还没有完善,听觉的分化能力也较差,一些相似的发音不易辨别出来,同时幼小的孩子又不善于协调使用发音器官,也不太会某些发音方法,这种情况对3岁以前幼儿来说,都属于正常范围。但孩子3岁以后,说话还是口齿不清,家长就要检查孩子是不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听力障碍,二是发音器官异常,三是口腔运动功能问题,四是语言环境的影响。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主任窦晓宁提醒,孩子存在发音不清的情况,如果是听力存在问题,父母要多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检查治疗。
窦晓宁表示,家长要搞清楚,听和说不是简单的模仿关系。听和说是通过听觉中枢和言语中枢的特殊沟通,不断去积累,才能听到、听清、理解、表达。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一般一年左右就有语言表达能力了,但需要3—5年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孩子如果听力不好,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听到的声音,就更不可能去表达了。
窦晓宁提醒,当发现孩子口齿不清或者对声音反应不敏感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先检查听力。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把听力问题对孩子的语言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对声音有反应≠听力没有问题,听力有损失≠听不见。听力损失程度可以分为4个等级:26-40dB HL为轻度;41-60dB HL为中度;61-80dB HL为重度;大于80dB HL为极重度。如果是轻度到中度的听力损失,孩子一般会说话,但是会有发音不准、口齿不清的现象,形成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了。如果是重度或者极重度的听力损失,有的孩子有残余听力,也会说一些单词,但是词汇极少,交流有障碍,甚至有些孩子好几岁了一个字也不会说。
发现儿童听力障碍,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其听力恢复正常水平是非常关键的,而听觉功能的恢复是孩子语言正常发育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会针对出生3天至6个月的儿童进行早期耳聋筛查,通过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儿童先天性耳聋。依据耳聋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在儿童不足1岁时开始进行干预。
本报记者 邓永杰 通讯员 陈仁臻 韩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