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早教机构或者专家说要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的能力,说本来给孩子三颗糖果,如果孩子能等待十五分钟,那么将得到双倍的糖果。在这个实验中,有些孩子能等待,有些孩子则会立马吃掉。
测试表明,能等待的孩子以后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那到底什么影响了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呢?
每个孩子对外部世界的信任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深信自己的需求会被满足,再等待15分钟,坚信能得到更好的结果,那孩子大概率就会等待。如果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怀疑,不确定等十五分钟后是否会有糖果的,那就会抱着:“还是抓住眼前的糖果,能吃多少是多少吧”的态度,那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
那如何让孩子相信延迟满足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呢?
首先,我认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很重要,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承诺。
例如,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医生让打针,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打针,会使出各种招数。“宝宝,你打完针,妈妈就奖励你去迪士尼一日游。”结果宝宝乖乖打针后,妈妈早就把这个承诺抛诸脑后了。这样的话,就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下次母亲再有什么承诺,宝宝就会要求母亲立即兑现,有一种在母亲这边“抢到就是赚到”的心理感觉。
如果这样乱承诺的现象很多,就会打乱孩子天然的知觉和判断,孩子对他所能得到的待遇产生不确定的怀疑,当孩子面对诱惑的时候,就会希望能够得到立即满足。
其次要增强孩子对事情的掌控感。
当他发现他能掌控事态,并且延迟满足能带给他带来确定的更好的结果的时候,他自然愿意等待。
还有一个能增强结果确定性,从而增强孩子掌控感的方法就是确定规则。当孩子相信通过一定的规则流程,可以达到最后的结果,那他就具有了延迟满足的能力。
再次延迟满足还和自我效能感有关。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呢?
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完成某项任务的自信程度。一个人自我效能感越强,他就越自信。而自信来源于成功的体验。追根溯源于孩子童年2—7岁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家长对孩子放手,能尊重孩子的感受,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去做一些事情,让孩子形成“我能行”的体验,这样的孩子将成为充满力量的自信的小英雄。
当一个两岁的孩子端起杯子喝水的时候,被阻止:“孩子,你会把水打翻的。”
当孩子想钻入床底的时候,被抓出来:“孩子,床底脏。”
类似这些限制行为都会阻碍孩子系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他“我能行”的体验。
一个孩子,“我能行”的体验越多,他就越自信,就越相信自己能得到好的结果,能成为想要成为的人,也就越能接受延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