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孕妇而言,充满在羊膜腔内的液体,称为羊水。如果把肚子里的小宝宝比喻成一条小鱼,那么,羊水就是这条鱼儿赖以生存的大海。水的质量,决定了宝宝的生存质量。那么,羊水来源于哪里?
孕早期,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孕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孕晚期,胎肺参与羊水的生成。此外,羊膜、脐带及胎儿皮肤渗出液体也参与羊水的形成,但量少。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主要方式,所以羊水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换,以保持羊水量相对恒定。
羊水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它即能保护胎儿,也能保护母体。由于羊膜腔内恒温,适量的羊水对胎儿有缓冲作用,避免胎儿受到挤压,防止胎儿肢体粘连,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导致胎儿窘迫,临产宫缩时,羊水能使宫缩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致胎儿窘迫。胎儿吞咽或吸入羊水可促进胎儿消化道和肺的发育。它还能减少胎动所致孕妇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借助楔形水压扩张宫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
所以,每个准妈妈在产检的时候,B超是最基本的检查,它除了描述宝宝的大小、胎盘位置,还有就是羊水的量,由于羊水是动态变化的,故而每次测量的羊水数值都不相同。
当B超检查发现羊水AFV≥8cm,或羊水AFI≥25cm时,可诊断羊水过多。发生率为0.5% -1%,它与胎儿疾病(无脑儿脊柱裂、消化道异常、腹壁缺陷、膈疝、心脏结构异常、先天性胸腹腔囊腺瘤、胎儿脊柱畸胎瘤、神经肌肉发育不良、代谢性疾病、染色体或遗传基因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3%-36%)、多胎妊娠、胎盘脐带病变、母儿Rh血型不合、胎儿免疫性水肿、胎盘绒毛水肿等密切相关。
羊水过多时,孕妇会因腹压增加而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比如腹部胀痛、行动不便、表情痛苦,因膈肌抬高,胸部受到挤压,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发绀,不能平卧。腹壁皮肤紧绷发亮,严重者皮肤变薄,皮下静脉清晰可见。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影响静脉回流,出现下肢及外阴部水肿或静脉曲张。子宫明显大于妊娠月份,影响孕妇休息,容易引起血压升、心力衰竭、发生胎膜早破、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的程度越重,围产儿的病死率越高。妊娠中期重度羊水过多的围产儿死亡率超过50%。
当B超检查发现羊水AFV≤2cm,或羊水AFI≤5cm时,可诊断羊水过少,发生率为0.4% -4%,它与胎儿结构异常(胎儿肾缺如、肾小管发育不全、输尿管或尿道梗阻、膀胱外翻)、染色体异常、脐膨出、膈疝、法洛四联症、水囊状淋巴管瘤、小头畸形、甲状腺功能减低、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慢性缺氧、宫内感染、胎膜破裂、孕妇脱水等因素密切相关。
羊水过少时,易引发胎儿肌肉骨骼畸形、胎肺发育不全、胎儿生长受限等,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羊水量少于50ml,围产儿病死率高达88%。重度羊水过少时,围产儿病死率增高47倍。
当B超发现羊水过多或过少时,系统彩超可明确一些胎儿结构异常,介入性产前诊断(羊水穿刺、脐血穿刺)可判断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报告结果需经专业的医师评估,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改善羊水异常情况,动态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对于一些存在严重结构畸形、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医师会与孕妇及家属沟通后,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在排除胎儿畸形、胎盘功能减退或母体等因素导致的羊水过少后,可以通过羊膜腔灌注术来治疗羊水过少,缓解胎儿在宫内受挤压的症状,使胎儿肺部、肢体关节等正常发育,从而延长孕周,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病率的发生,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常规开展的羊膜腔灌注补液术,成功为羊水过少的孕妇宫内“补水”,疗效显著,可维持至近足月分娩。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