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了一位家长的咨询,她提到自家三岁的宝宝聪明伶俐,认知能力出众,理解反应迅速,然而却迟迟不开口说话,只是在着急时通过嗯嗯啊啊的声音和手势来表达。这让她倍感困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迟迟不说话呢?是不是大脑发育有问题呢?
宝宝什么都懂,但不开口说话,并不一定意味着大脑发育慢。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和方式都是独特的,因此,语言发展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查阅过一些文献,有一种说法,有些宝宝说话晚是生理性发育延迟,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发育问题引起的。但是,即使存在生理发育延迟,也并不意味着宝宝的大脑发育慢,在3岁左右,一样能迎来语言爆发期。
对于这位家长的疑虑,我认为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宝宝的智力并不差。既然他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反应都与年龄水平相当,这就说明他的大脑发育是正常的。同时,宝宝有语言交流的愿望,也能通过其他方式沟通,这进一步证明了他在社交方面也没有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我认为,家长在抚养方式和家庭语言环境方面需要深入反思。现代生活中,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很多家庭过早地让孩子接触电视等媒体。然而,电视并不会主动教孩子说话,孩子跟着电视模仿只是语言的单向输入,缺乏真正的双向交流。因此,家长应该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如果孩子确实喜欢看电视,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观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解说和互动,以引导孩子正确学习语言。
除了电子产品的影响外,家长的陪伴质量也至关重要。语言学习并非独角戏,而是在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即深度陪伴。这意味着在孩子玩耍时,家长要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进行语言互动,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陪伴方式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家长可以在家中采取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首先,利用生活化场景进行语言输入。在孩子看到或接触到什么时,家长可以及时地用语言进行描述和提示,帮助孩子将所见所闻与语言符号建立联系。其次,注重感知觉训练。除了常见的视听感知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触觉练习,通过真实的触摸来理解和感知周围世界。此外,在2-3岁时,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发音能力训练,设计一些口部运动的小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发音肌肉。
此外,运动训练也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跑跳、荡秋千、旋转木马等游戏,这些活动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还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如果孩子不仅说话晚,精细运动能力也较差,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手眼协调方面的游戏,并配合大脑双侧分化的练习,以促进大脑语言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