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安静时是天使,闹起来是魔鬼”,应该有不少家长深有体会,小小的身体总能爆发大大的能量。发脾气时“六亲不认”,大喊大叫时“魔音穿耳”,父母“恐吓威胁”来一套,依然束手无策。
时间久了,还易养成喊叫的坏习惯,不利于培养宝宝良好稳定的情绪,也不利于宝宝健康性格的形成。
面对大喊大叫的宝宝又该怎么办?先了解宝宝大喊大叫的原因,
除了身体不适或生病发出喊叫外,宝宝大喊大叫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来听听宝宝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1 语言练习
宝宝出生后,所见所闻都是陌生新奇的,觉得自己发出的喊叫声很有趣,会很兴奋,有了第一次后就会频繁发生,因为好玩、刺激,同时也能通过喊叫锻炼自己的发音。
2 情感宣泄
生气、暴躁、难过、开心、害怕……宝宝们想要表达感觉和情绪,但是他们能力有限,无法用语言表达,也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3 期待关注
感觉自己受“冷落”了,宝宝通过大喊大叫引起家人的关注,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得到安抚和陪伴。当他们成功一次后,会觉得这是可以吸引关注的方式。
4 跟风模仿
父母常在宝宝面前喊叫,或是宝宝看到其他小朋友喊叫,觉得有趣就跟风学习,一起叫。
5 教育失误
家长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正确引导,没有教宝宝辨别情绪,没告诉宝宝,不能大喊大叫,或是劝说几次就听之任之放弃了,让宝宝养成了坏习惯。
宝宝经常大喊大叫,不仅对性格形成和情绪培养有影响,喊叫过多用声不当,对声带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四个妙招让宝宝减少喊叫
爸爸妈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接纳和理解宝宝的喊叫,给宝宝一个积极的,他被理解和受重视的信号。父母回应的态度和方式,对宝宝的影响很重要。
当宝宝大喊大叫时,你可以:
✧换声小游戏:
用替换的方式,让宝宝声音先小下来。妈妈可以说“宝宝现在的声音好像老虎呀,大老虎住在大森林和动物园里对不对?那家里可以有什么呀?小猫咪,猫咪怎么叫的呀,喵喵~”
✧注意力转移:
兴趣引导,带宝宝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做手工、绘画涂鸦、搭积木等,当他们全神贯注时,就容易安静下来。
✧及时沟通,讲道理:
及时回应宝宝的喊叫时,父母要主动降低音量,告诉他们,不要喊叫,爸爸妈妈听得到。平日可通过绘本动画,告诉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大声叫喊,什么时候是不可以的。
✧时常控制宝宝的喊叫:
让宝宝改善大喊大叫的问题需要时间,在此过程中,需要家长多次引导和教育,可以与宝宝制定规则,建立秩序感,适当给予奖惩,并温柔地坚持自己的原则。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们会懂得和学习越来越多的东西,需要家长抓住机会用宝宝能懂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合理地宣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当宝宝学会一定词汇量时,就不会用喊叫来刺激我们的耳膜了。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们以身作则不在宝宝面前大喊大叫,学习一点语言技巧,沟通时换一种能让宝宝接受的说话方式,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