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龄思念妻子,张宝龄与苏雪林的养子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2-12-03 07:09:41

这就让原本向往渴望浪漫爱情的苏雪林知道,她的意中人是类似徐志摩那种男人,而不是一开口就充满着尴尬的丈夫张宝龄。

这样的生活充满了无奈,让苏雪林备受煎熬,但张宝龄由始至终都想着怎么可以让妻子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和自己走完相互扶持的一生。

他学不会徐志摩浪漫康桥的花言巧语,但他愿意为了让远离家乡的妻子感到不彷徨,特意学了苏雪林的家乡话。

他学不会怎么哄小娇妻,但他用他理工男的专属浪漫,为妻子设计了船型小洋楼来作为他们的爱巢,让大学里他的学生都无比羡慕师母苏雪林。

张宝龄思念妻子,张宝龄与苏雪林的养子(5)

张宝龄期望着妻子能与他生活在小楼中,像一艘船一样可以驶过余生的彼岸。

而苏雪林只在作品中无比嫌弃,觉得自己丈夫好荒唐,她在作品《家》中写道,她觉得住在这里有说不出的不舒服。

或许是自小成长在封建思想影响下的家庭,苏雪林始终有着对传统包办婚姻的排斥以及作为女生的卑贱,她觉得丈夫娶她回家,就是为了要一个管家婆罢了,就是为了要伺候他的,所以她的内心一直不愿意接纳张宝龄,更别说他的爱意。

有一次,张宝龄作为教师,职业病胃病突然发作,卧病在床,因为很是难受,想喝点热汤,但苏雪林却拒绝了照顾丈夫,为他下厨。

张宝龄思念妻子,张宝龄与苏雪林的养子(6)

她认为她是新式女性,不是随叫随到的佣人,绝不服侍男人。

苏雪林对张宝龄的冷淡,这让其他师生们感到很意外,因为张宝龄与其他教授关系很好,深受学生喜爱。

婚后四年,心中的扭曲与根深蒂固的偏见,始终让苏雪林无法接纳丈夫,她甚至连体谅丈夫的心思都没有,更不要说感受到丈夫细腻的小心思和爱意。

张宝龄对此感到很心灰意冷,没想到自己始终走不进妻子的心里,得不到她的心。

但张宝龄还是选择了成全而不是无情无义地休弃妻子。

知道妻子冷漠不想和他交流,便在学校忙到天黑才回家,也不在家里吃饭,不想扰了妻子,还把家里最大最舒适的房间留给妻子休息,自己搬去了小书房。

就是这样,叛逆且活在幻想的苏雪林也没有想过和丈夫闹离婚,因为入了天主教的她并不允许出现离婚,但这并不影响她还是执迷不悟地追求所谓自由浪漫。

1930年,苏雪林提出分居,于是她和丈夫开始了长达三十六年的分居生活。

张宝龄思念妻子,张宝龄与苏雪林的养子(7)

离开了苏州的苏雪林去往了安徽大学任教,从1924年开始了这桩包办婚姻,她好像就没有得到过她心目中所认为的幸福,与丈夫结婚三十六年,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四年,并且同居不同房,是名存实亡的夫妻。

由于一直没有离婚,夫妻两人也没有同房,随着两人渐渐年长大,他们甚至连刚开始还有的书信往来也断了,各自都领养了一个孩子。

直到1961年,苏雪林才知道,丈夫张宝龄在北京病逝了。

身在台北的她,一次偶尔听闻张宝龄侄子给她写信,说起过一个张宝龄生前的事,她才拿出曾经收到张宝龄的信纸,怅然若失地在院子坐了一个下午。

那是一次张宝龄侄子的媳妇给张宝龄编织围巾,刚好毛线不够了想着拆掉张宝龄一条很旧的围巾的毛线来用,张宝龄却制止了她,说这是苏雪林送给他,亲手给他编织的。

他说,是我不懂得她想要的浪漫,没能给她想要的爱情。

1999年,苏雪林在台北去世,终年102岁。

但她的骨灰送回了家乡安葬,这对夫妻始终没有合葬在一起。

苏雪林在回忆录里,曾写下了她的悔恨,我十分后悔,没有能去感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其实是平淡中的相濡而沫,带点小心思的相守相互扶持,却不想我这一生在文学中得到的薄名和地位,竟是这原本可以幸福的婚姻的成全。我对不住他,让他孤栖一世。

苏雪林其人,终其一生在追寻在文学上的成就与浪漫轰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她唾手可得只需要转身回头看一眼的幸福。她怨丈夫不解风情不懂她,但她何尝没有尝试过接受丈夫张宝龄,感受他的情趣。

而张宝龄是无奈的,他始终得不到妻子的心,但选择了放手和成全妻子,一生对她忠诚。婚姻,原本是一场细水长流要经营的学问,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没有办法互相理解。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