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杜琪峰却并不同意“香港电影已死”的观点,
他的看法是:
“怎么可能会死?就算只剩一部,也代表香港电影仍然存在。”
因为,即便失去了大陆的庞大市场,但还有七百万香港人在。
新的时代会带来新的机遇,也会辨证得使人遭遇新的困境和迷茫,
所以,人们更希望得到时代对自身“处境”的观照,
而这是电影人可以而且应该做的。
杜琪峰虽然不是“力挽狂澜”的神仙,但也是“诚坚抗流”的斗士。
在最艰难的1999年,他和自己的团队连续拍摄了《枪火》、《暗战》等多部经典作品。
“那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候,”
杜琪峰回忆道,
“最糟时,连办公室的租金都付不起。”
尽管发不出薪水,但从工作人员到演员,大家都信任杜琪峰。
老戏骨任达华笑着说:
“其它也帮不上忙,就贡献自己的衣服,自己的汽车,结果戏拍完了,车也砸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