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8月,电视剧《渴望》在北京电视台首播,创下了最高92.8%的收视率,甚至引起“万人空巷”的追剧盛景,这是导演鲁晓威万万没想到的。
当年,临危受命的他,在蓟门饭店摆了一道鸿门宴,靠着几碗饺子就拿下了郑晓龙、赵宝刚、编剧李晓明、作家王朔和杂志主编郑万隆。
在几个男人七嘴八舌地争辩下,才有了《渴望》的蓝本,而这部剧也开创了国内家庭伦理剧的先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而这部剧到底有多火呢?
打个比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视机走进了人们生活中,只要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几乎都在看《渴望》,而拢共接收到的7个频道里,就有6个在播放《渴望》。
甚至,在武汉某个小区,因为突然停电,市长热线被群众打爆了,只因为看不了《渴望》,大伙儿不乐意了。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国内第一部大型室内情景剧,不管是拍摄环境、多机位技术还是同期录音,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然而,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一部50集的长篇电视剧竟然没有一个穿帮镜头,即使在如今先进的创作条件下,都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原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