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静沅
当民初时,我国的皮黄剧已经非常发达了,同时又产生了许多一知半解的批评家,受了西洋剧的影响,大唱旧剧改良之高调。于是梅兰芳首先编排《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剧,公演后果然生意很好,别的伶人也就努力仿效,不久就风起云涌,胜极一时,大有无论何人不排新剧,就在剧界无立足之无地之势,从此我国的旧剧,走入岐途。十几年来,不但不能进步,反而倒退了许多。
梅兰芳访日演出《天女散花》
不必说南方的《狸猫换太子》《济公活佛》是非驴非马,即素以京戏著名之故都常演的《摩登伽女》《俊袭人》《盘丝洞》也不能说它不是乱七八糟,这种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旧剧的黑暗时期。
至民国十九年,梅兰芳有欧美之游,他真正的看了西洋的戏剧以后,知道我国旧戏决不能用西剧去改良,所以他回国后,大演其旧戏。一班伶人,也渐渐的改变过来,从此旧剧剧坛上又大放光明,而《玉堂春》一剧,便成了一个大红特红的戏了。
梅兰芳、萧长华之《起解》
按《玉堂春》一剧,取材于裨官,描写王公子与妓女玉堂春一段恋爱史,与西洋小仲马的《茶花女》可说是无独有偶。茶花女实有其人,并且我们死去的诗人徐志摩君曾亲往法国吊过她的坟墓。玉堂春也是实有其事,北平名票乐元可君也曾亲至其墓上拍照(按玉堂春墓,在河北曲周县)。我虽不敢说《玉堂春》与《茶花女》在文学上有同样的价值,但它们都是舞台上的名剧,这是无可讳言的。
《玉堂春》的题材,很新颖,可以说它已经脱离了那种“公子落难”、“小姐偷情”的俗套。它是描写纯洁的恋爱,而且是一个落魄公子,与一个犯罪妓女恋爱,在那种封建时期,能有这种作品出来,可算非常难得了。
乞丐与犯人,在社会上是没有他们的地位的,可是在公子讨饭的时候,只身无靠,又遇天寒雪大,无以充饥。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时候,谁都会袖手旁观不加扶助,而玉堂春却肯冒雪赠银,也可算难得之至。后来公子高榜得中,一跃而为钦差大人,而玉堂春又为他人所害,身入监牢,公子见之,不忘旧好,深夜探望,终为解救为之伸冤,也可说一片情真。它这种对衬的手腕用来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