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的很多细节都能在中国找到案例。比如私立学校给穷人25%的招生名额,看似对穷人照顾,但是很多有钱人假装穷人,来争夺这25%本来属于穷人的入学资格。录取时采用抽签的方式,看似公平,但是有关系的“穷人”的孩子的纸条被冰冻过,校长只抓冰冻过的纸条。抽签的结果是,真穷人家的孩子一个也进不了学校,那25%的名额轻易就被有钱人抢走了,穷人们还蒙在鼓里。
这种作弊的手法正是我们最擅长的,比如我们在经济适用房等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愿 面对,也不敢面对。
印度却能够自爆家丑,用电影揭露这种不公平现象,爆出他们的作假方式,用艺术的方式让社会认识到这种不公平教育,让社会对这个现实问题做出反思,进而去做出改变。
当然,《起跑线》只是一部电影,可能对真正的教育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是他们敢于面对,把它拍成电影,就是了不起的。
除了这些,剧中还有两个情节我们也很熟悉:
一个是,私立学校虽然对穷人家的孩子免费,但是每年要收两万四千块的活动经费,好心的希亚姆为了帮拉吉凑齐这笔钱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碰瓷。这两件事都是我们很熟悉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