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鞋子深度解析,电影小鞋子剧情解析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07 08:34:42

这部23年前的电影,是我电影学研究生期间的启蒙之作。它虽然被定位成儿童电影,我却认为,《小鞋子》值得陪伴我们一生。——@悦读拾光电影

电影《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豆瓣评分9.2,上映于1997年,是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伊朗电影,获1999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导演兼编剧马基德·马基迪以儿童视角关注成人世界,展现着哀而不伤的坚定信仰,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人文意识被国际影坛广为关注。

《小鞋子》以一双“小鞋子”为线索,围绕着阿里丢鞋,兄妹二人换鞋、找鞋、渴望得到新鞋,争取新鞋来展开叙事。

阿里帮妹妹修她仅有的一双鞋,却不慎弄丢,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兄妹两人只好轮换着穿阿里的鞋子。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拥有一双新鞋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灵中与日俱增。阿里和父亲去城里打工好不容易挣了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没钱买新鞋。阿里在全市长跑比赛中拼命地奔跑着,因为第三名的奖励是一双鞋……

很多影评仅根据剧情和主题进行阐述,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影片如何从一双“小鞋子”引发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出阿里、萨拉两个真善美的儿童形象;第二部分增加了专业角度的视听语言分析,如何通过纪实手法,去展现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和渲染人物情绪;在第三部分中,我会对《小鞋子》人性化的主题加以阐述,并结合我的观影及生活经验,来谈谈它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几点启发。

电影小鞋子深度解析,电影小鞋子剧情解析(1)

豆瓣9.2

02、一双“小鞋子”引发跌宕起伏的故事,绝望困境塑造出阿里、萨拉两个善良可爱的儿童形象,从中看出“真、善、美”

本片接近伊朗现实生活,展现了儿童心灵的纯粹和美好,正视了孩子的力量。

① 因果线性叙事,风格简单朴素

它的叙事是极为普通的因果式线性结构,整个故事情节简单,却富有强烈的情节张力,塑造出了善良懂事的阿里、单纯可爱的萨拉两个人物形象,呈现出当时的生活风貌,传达了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艺术观念。

《小鞋子》整部影片的叙事动力,从开头的第一个场景便可以看出:

画面是修鞋老师在修补一双粉色的小鞋子——主人公阿里出场,等鞋子修好,拿着鞋子去了菜店——随便的把装鞋的袋子放在门外,进门挑土豆——收废品的老爷爷把鞋子当做垃圾收走——阿里买完土豆发现鞋子不见了。

这一组长镜头是影片的开始,也是影片的事件发生的导火索,作为其叙述动力贯穿全片。

电影小鞋子深度解析,电影小鞋子剧情解析(2)

情节环环相扣,人物形象在接连的矛盾冲突中得以塑造

兄妹二人协议“换鞋上学”之后,妹妹萨拉跑回家途中鞋子不慎掉入水沟,鞋子顺着水流不断向前漂,萨拉不断追着,几次试图捞上来但是都没成功,只能无奈又伤心的蹲在水边哭,最后幸好有好心人帮助,才让她穿着湿漉漉的鞋子回了家。

随后剧情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萨拉在操场上看到有人穿着自己丢的鞋子,放学后跟踪“小鞋子”,记住了那个小女孩的家的地址。后来萨拉和阿里再次来到小女孩家时,发现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是,善良、同情使他们不忍心要回鞋子,选择默默离开。

接着,父子二人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当园丁赚钱,凭着阿里的努力终于找到一户人家,原本赚来的钱可以为妹妹买一双新的鞋子。转折再次出现,完工回家的路上,父亲的自行车刹车突然失灵,父亲不得不去医院,花光了所有赚来的钱,家境雪上加霜。

冲突再现,萨拉在操场上恰巧碰到盲人家的小女孩,看着她脚上的新鞋,得知自己的鞋已经被卖给收废品的了,萨拉找回鞋子的愿望再次破灭。

最后的转折,也是整部影片的最高潮。阿里参加马拉松比赛,叙事的推进张弛有致,动人心弦。阿里为了实现对妹妹的诺言,义无反顾地奔跑着,全心全意的想要获得季军。他回想起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情景。他不求得冠军,他只想要获得那双运动鞋,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来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

电影小鞋子深度解析,电影小鞋子剧情解析(3)

他看着领奖台上的运动鞋觉得是那么遥不可及,在记者给他拍照时,当所有人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绝望的眼神,委屈的眼泪让人动容。

③诗意般的圆满结局,是导演特有的人文主义关怀

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阿里脱下已经彻底磨烂的鞋子,脚泡在水池内,一群小鱼游来亲吻阿里满是血疱的脚,仿佛是在安慰他,充满暖意。

电影小鞋子深度解析,电影小鞋子剧情解析(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