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是唯一不经过人的知识、认知、思维等加工,直接将声音频率传入大脑神经的东西,人的脑神经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反馈,当一个人听到一个声音对它喜欢的时候,是大脑神经最直观的表现。
同样不喜欢也是,比如一首歌听后不喜欢,可能别人再怎么夸奖,你的神经都会给出最原始的反馈,它不喜欢。所以一个好歌手将声音处理到圆润丝滑,控制气息,字正腔圆并带动情绪的时候,就会出现“说不上来哪好,就是好听”的感觉。也是抱朴守真了!
檀健次在这首歌里的处理就有这味道,情感的诠释能力非常好,前后不同的情绪感都处理的很好,所以这首歌我无数次循环听,都不会出现厌烦感。也可能我的脑神经刚好跟他的声线频率相同?
填词人冥凰可太逗了
也不会,那样只会喜欢听一首,现在这么多首歌都听而不腻,那就只能说明,音乐界又回到了过去那个,追求声音美学的时候了,歌手扎实的基本功,高专业度的歌曲演绎能力,所以才会有让人听而不厌的歌。
这里的间奏琵琶为主,钢琴为辅,加箫声进背景音里,再往后中间加入笛声为主,弦乐为辅,又回归到琵琶钢琴辅以弦乐,层次分明,最后加入鼓点节奏引出下个篇章。
A2
寻遍万里山河 却只闻乱世飘骊歌
退却萧瑟干戈 褪不去这一身胆色
杯中酒还烫着 等不到旧岁的过客
他们埋骨他乡 后来故事谁记得
A2的音乐里加入了鼓点节奏,民乐组合加入进来,笛箫加入底音里,琵琶作为前音引导前进。和A1相比,增加了悲伤的氛围。
“骊歌”先秦时期便有的一种歌曲形式,泛指离别歌,“萧瑟干戈”战乱停止,前两句给人描绘了战乱停止后,处处听到骊歌的场景。这里想到一个古风短片《识途》,将军百战行军去,老马识途人未归,红衣娇娘笑迎君,嫁衣未成缟素裁。
后两句又是可以双重理解,一是未死之人回顾战友,感慨不见旧人,人们不再记得他们的故事。二是全军已死,于故人他们是人生过客,身死埋骨他乡,再无人记得。根据檀健次声音情感的诠释,我选第二个解释。
A1是将军带着大军在荒漠之外的回忆,A2是全军覆没后,再无人记得,故事感非常的强的层次递进。
B:
云和月伴我 策马又赴大漠
梨花枪挑破 命里要什么如果
爱恨逃不过 飞沙之下万骨描摹
B段里的背景音乐里,这次改用了弦乐一音接一音的,把节奏拉快,笛子的声音悠远清亮,像是这个故事里的一个过客,又像一个主声在讲述百战常胜将军的故事。不断递进的节奏,紧迫的情绪,是战歌的力量感。
檀健次“万骨描摹”最后的音,胸腔共鸣,带着怒音,分明就是战火纷争下愤怒的将军。这段和第一遍的处理,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变化出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