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在1937年12 月31 日《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写道:“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由此更可以看出,在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这首悲壮的歌曲曾经发挥了多么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二、歌曲简介
《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是现代戏剧活动家、作曲家张寒晖于1936年11月创作的,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也是流传广泛、影响极大的抗战歌曲。
现代戏剧活动家、作曲家张寒晖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日战歌。这首耳熟能详的抗日战歌,真实反映了“九一八” 的耻辱和当时我们中国人心里的愤怒与无奈。
《松花江上》这首独唱歌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般的音调,唱出了人民悲愤交加的心声。张寒晖曾说:“我把北方‘娘们’ 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当时,张寒晖在西安二中教书,他把自己写的《松花江上》这首歌先教给省立二中学生演唱,接着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后来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传遍了东北军。“西安事变” 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且迅速传遍全国,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在抗日战争初期,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刘雪庵把他从上海到香港流亡途中所谱写的《离家》和《上前线》(均为江陵词)两首歌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连在一起,题名为《流亡三部曲》,公开发表后,在全国广泛传唱,成为我国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美学分析
《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为带尾声的二段体结构,3/4拍,4/4拍,C大调。整个歌曲以下行音调的旋律进行和我国民族音乐中常用的重章叠句的旋法为特征,情感真切、动人。
第一乐段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构成(见下例①②),即由六个乐句构成,后面三个乐句是前面三个乐句的变化重复。每一乐句都以从容的节奏和流畅而深沉的音乐语言,叙述了东北故乡的富饶美丽及敌人侵占后人们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惨痛心情。从旋律的起伏布局上看,“在东北松花江上”及“衰老的爹娘”等词句,显然是作者着意突出的地方。音乐节奏以歌词节奏为基础,旋律深沉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