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天堂》
广角镜头的使用让观众可以观察到一切;因此,人物无法摆脱镜头的视角。这表明他们不仅被困在环境中,也被困在社会中。
《卡罗尔》也是如此:人物经常被限制在画面中,因为镜头是通过门缝来拍摄的,我们有时只能看到角色的部分身影。《远离天堂》开头和结尾的吊臂镜头奠定了某种基调和背景,并揭示了一种距离感。对白也十分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使用了一些今天已不常见的词语,比如「太棒了!」(Swell!)、「老天」(Aw,geez!)等。
在电影里,凯茜多次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却被相机的闪光灯吓了一跳(片中第39分5秒处),这也许也是在提醒我们,她一直是被置于审视的位置上,以不断迎合社会所赋予的种种标准。凯茜看似完美的生活,随着她与生活中的男人逐渐疏远而被进一步拆散。
《远离天堂》
在一个场景中,她与女仆站在同一侧,而她的儿子和丈夫则在画面的另一侧(片中第81分3秒处)。这或许暗示了她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而她的社区,甚至她最亲密的朋友,最终都谴责了她。弗兰克也对她和雷蒙德的关系感到愤怒,凯茜则回道:「难道你没有意识到这对我的影响,对我过去八年来努力为你和孩子们以及公司建立的声誉的影响吗?」(片中第61分49秒处。)
《卡罗尔》的故事也发生在50年代。海因斯受到老电影的启发,使用了类似的背景,但在其中探讨了这一时期新的、现代的紧迫问题。正如学者安德拉德所强调的那样,《卡罗尔》中主人公所面临的痛苦和创伤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家庭情节剧中常见的主题。虽然影片保留了这一类型的许多传统,但也引入了彼时压抑的时代氛围,以及新形式恋爱关系。
为了确保影片的真实性,海因斯采用35毫米胶片拍摄了《卡罗尔》,并保留了胶片的颗粒感。影片开头的场景象征着20世纪50年代女性所经历的禁锢。而当片头演职人员的字幕出现时,镜头是地铁金属闸门的特写,影片的标题在铁栅栏后若隐若现。这暗示了整个影片中女性角色们所经历的禁锢。
《卡罗尔》
性或许是两部影片中最重要的主题。在20世纪50年代,同性恋是不可想象的,也备受歧视;强加的社会习俗阻碍了个人的真实生活。海因斯在片中用不自然的明亮灯光将这种禁忌描绘了出来。
当弗兰克在探索自己的同性恋*时,绿色的灯光出现了(片中第16分50秒处)。而当凯茜发现弗兰克在办公室里与另一个男人接吻时,绿光再次出现(片中第24分43秒处)。在迈阿密之旅中,当弗兰克吸引了一个男人的目光时,灯光从蓝色变成了绿色(片中第75分15秒处)。
《远离天堂》
他不断与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作斗争,将其视为一种疾病:「我不能让这个『东西』毁了我的生活,我家人的生活。我知道这是一种病。」弗兰克试图通过与妻子的亲密关系来恢复自己的性向,但他无法背叛自己的本性。他逃离了哈特福的生活,却无法抑制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最终接受了真实的自我。
在他哭泣的同时,孩子们心目中坚强和稳固的榜样也被摧毁了。可是当凯茜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被彻底摧毁时,镜头转向了她(片中第84分35秒处),也许她仍然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但她仍然保持着坚强的性格。《卡罗尔》和《远离天堂》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在旅行:在《卡罗尔》中,他们试图逃避社会的压力;在《远离天堂》中,弗兰克在逃避真实的自我。最终,这些旅行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