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孩子原型真实事件,国家孩子人物解析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16 13:17:03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最近,一位老人频频被提及,

今年《主持人大赛》,冠军讲了她的故事;

央视,以她为原型,制作了电视剧《国家孩子》。

她,叫都贵玛,这位老人如今78岁,

一生没有子女,却成为28个孩子的母亲,

伟大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她的命运多舛,

和她这一生的爱和情义......

国家孩子原型真实事件,国家孩子人物解析(1)

故事,要从1960年说起,

那时的中国自然灾害不断,

饥荒、疾病,困扰着每一个家庭。

为了能挣扎着活下去,

很多贫困的农村父母,

将孩子带到大城市上海,

希望能有好心人收养,

给这些孩子一条活路。

可是那个年代,所有人都一样的难,

收养这些孩子的人寥寥无几,

他们都被送进了上海孤儿院。

短短数月,孤儿院就收养了

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

又逢物资严重匮乏,

孤儿们患病、夭亡时有发生。

米粮眼看就要见底,3000多个孤儿,

面临着死亡威胁......

情况被上报后,

周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

政府主席乌兰夫商量后决定,

由内蒙古接收这3000余名孤儿,

国家孩子原型真实事件,国家孩子人物解析(2)

上海孤儿来到内蒙古 | 图自纪录片《母亲在草原》

这趟“求生”之旅,历时整整三年,3000余名孤儿陆陆续续,

从千里之外的上海,来到了遥远的内蒙古,

这些孤儿,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国家二字,千斤重托,

为了确保孩子们平安长大,

乌兰夫主席甚至下了军令状:

接一个,活一个;

活一个,壮一个。

整个草原为此紧急部署,

接运、吃住、照料、医疗……

在细致入微的安排下,

三千孤儿顺利来到草原的怀抱。

国家孩子原型真实事件,国家孩子人物解析(3)

在*总理和乌兰夫的安排下3000多名孤儿被分批送往内蒙古

可是,有些身体虚弱的孩子,

无法适应牧民生活,

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

为此,内蒙古设立了保育院,

专门为健康状况不好的孩子调养身体。

第一批住进保育院的,有28个孤儿,

年轻的都贵玛,

就在这时被安排到了保育院,

那一年,她只有19岁。

这个尚未成家的姑娘,

冲破世俗偏见,

就这样成为了28名孩子的额吉。

都贵玛说:“当时28个孩子中,

最小的刚刚满月,最大的只有6岁,

照顾他们吃喝拉撒睡,

我都不会,只能一步一步地学。”

国家孩子原型真实事件,国家孩子人物解析(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