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我们所知道的是,他们一致同意桥本忍将《竹林中》和《罗生门》整合为一个剧本,这为影片提供了令人难忘的背景,即位于京都南门的被毁坏的罗生门,这是一个框架装置,将犯罪的目击者相互矛盾的陈述编织在一起。
黑泽明重新修改了桥本忍修改后的剧本,将片名缩短为《罗生门》,尽管大映不喜欢这部电影,但它还是在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为日本赢得了第一个国际电影奖——金狮奖。桥本忍的剧本和黑泽明的电影将日本电影带入了一个风头正劲的浪潮中,这股浪潮持续了一代人,其影响比之前或之后的任何电影都要大。
《罗生门》
黑泽明很快就把桥本忍纳入了自己的核心编剧创作圈。这位导演培养了一种强烈的合作式编剧方法,剧本由三位、有时是四位作家共同创作,他们以竞争的精神处理原素材。
这个小组的其他编剧包括小国英雄、菊岛隆三和久板荣二郎。每位编剧的构思都会经过其他成员的讨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哪些想法是最好的,并在完成的剧本中使用。桥本忍对这种不寻常的工作方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论创作出了不少影史的经典之作。
桥本忍为《生之欲》(1952)和《七武士》(1954)撰写了剧本,并继续与黑泽明合作完成了另外五部影片——《活人的记录》(1955)、《蜘蛛巢城》(1957)、《战国英豪》(1958)、《恶汉甜梦》(1960)和《电车狂》(1970),这让桥本忍成为黑泽明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合作者之一。
《生之欲》
然而,他对日本电影的意义超出了黑泽明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作为以战争为标志的一代人的一部分,桥本忍对官方权威的伎俩和权力及其意识形态保持怀疑。他的剧本作品以多种方式显示了这种批判性。
《生之欲》对日本的官僚机构进行了不加修饰的抨击。《七武士》同时颂扬和痛斥了武士的传统。今井正的《正午的黑暗》(1956)展示了警察当局对无辜的人施以酷刑和逼供的现实。冈本喜八的《大菩萨岭》(1966)通过讲述一个虚无主义、精神变态的武士故事,巧妙地运用了剑戟片的遗产。
《大菩萨岭》
通过《我想成为贝壳》(1959、1961、2008),桥本忍多次(一次作为导演)讲述了一个被盟国诬陷负有战争罪的士兵被囚禁在东京都巢鸭的故事。虽然它以戏剧化的方式包装了受害者的遭遇,成为日本战争片的经典叙事之一,但它仍然强调了战争遗留下的疯狂和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