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然是家中独苗,却依然听从母亲的教导。十五岁时,就跟与同宗刘德然,幽州老乡公孙瓒,一起投入同乡前辈卢植】门下。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蜀书二》
卢植是涿郡本地人,是刘备的老乡兼老师。卢植曾因身体不适,辞去九江太守职务,一年后就被朝廷征召为议郎,返回洛阳。
从刘备的同桌公孙瓒的传记中,可以看出卢老师的学校建在洛阳东侧不远的缑氏山。
(瓒)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后汉书 卷七十三》
按照卢老师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在哪里就业,就把学校开办在哪里。用现代化讲:卢老师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学区房。
刘备小时候曾经跟母亲“贩履织席为业”,这种爱好被上升到了一定高度,编草席改为眊帽。刘备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从“脚部用户”,提升为“头部用户”。一改用廉价的茅草为原材料,改为用牛尾进行编织,要的就是“牛气冲天”。
《魏略》记载:备性好结眊,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这样一来,精准抓住了学生们喜欢流行文化的“痒点”,大家纷纷出钱购买,这种手工DIY在校园里风靡开来。(甚至多年后,还有人拿顶草帽就能成为深度海王)
有了点闲钱的刘备,甚至开始了高消费的生活。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蜀书二》
刘备在洛阳求学,天天斗鸡走马,招猫逗狗,闲时穿奇装异服,忙时快乐编织,哪有时间好好读书?
这种喜欢编织的爱好,在刘备的军旅生涯中必不可少。
刘备入川后的精锐部队“白毦军”,就是以兜鍪上装饰为标识,亲自打造的“白色*”。
在学校期间,刘备巧遇隔壁学校的高干子弟曹操。这件事可不是专门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史官写的,而是跟曹操同一时期的王粲写的。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不缺权势,不缺金钱。张仲景给他五石散都懒得吃,倔强到眉毛掉光而死的主。一般人很难入得了他的法眼,所以这位老王写的书,比较靠谱。
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英雄记》
怪不得后来曹操喝酒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昔日同窗以这种方式见面,刘备还怎么淡然种菜?这正是:
落魄刘备真遭罪,青梅煮酒同学会。
醉酒曹操吹大牛,心头泛酸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