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啸天
原本没想着要写西游话题,只是在我们的读者群里随性地聊天后,一时兴起便码出了一篇“”结果,一看阅读量还蛮高,于是顺着又码了一篇“”这篇的阅读量倒是一般,但两篇文章下来,已经成功激起了兴致,干脆就再来一篇,弄成一个孙悟空三部曲吧。
对于“孙悟空为何大闹天宫时无所不能,西行路上却连小妖都斗不过?”这个话题,对很多人来说,还真的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有统计数据显示,西游路上总计遇到64个有名有姓的妖怪,其中还有4个妖怪不知所踪,其余60个妖怪里,有38个是孙悟空搬请救兵后降服的,只剩下22个妖怪,如小钻风、奔波儿灞、白骨精、南山大王等二三流的妖怪,只有这总数的1/3才是孙悟空自己个儿打死的。
要知道,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天将也奈何不得”,表现得相当威风,怎么在西游路上能力一下就变弱了,只能对付一些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小妖怪。前后反差之大,实在难以用常理解释得通。
为此,网络上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千奇百怪。但说对的,基本上没有。
真正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从根本上来讲,大闹天宫的那个与西游路上的那个,压根就是两只猴子,压根不是同一只猴子,甚至都不是一种物种,前面大闹天宫时的一只猿,西游的是一只猴。曾经,他们属于没有关系的两个故事系统,结果明初文人将他们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西游记》。这种捏合让孙悟空的形象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成为了整部小说中最耀眼的一个角色。但由于捏合得有些生硬,留下了bug,使得前后不一的问题留了下来,因此困惑了后世。
网络上给出各种答案的答主,其实都混淆了一个事实,就是默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一个人,就是这个作者(吴承恩?)坐在书房里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套结构严谨的神话故事。
实际上,它当然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古人的版权意识一点都不强,各种小说基本上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在流传中经过不同的人的修补、增添、删减、编辑,一改再改,所以会有不同的版本留世。即便《西游记》与吴承恩有很大的关系,那也是他修订润色的,而不是纯原创。
有一次我回老家,无意中听到几个孩子在唱一首歌谣,觉得挺有趣,就记了下来。后来,品味了一下觉得不对头。这特么明明是我原创的啊,那里是什么流传下来的民谣?
歌词大致是“小花猪,跑得快。你我一起往家拽。我牵着,你赶(hai)着。花猪屙了你舔着。”那是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暑假总要忙着家里去放羊,而有一个小伙伴家里的一头猪,把自己当成了羊,每次都跟着他家的羊群出去来吃草,被我们赶着放牧。有一次傍晚回家路上,我就信口编了这个顺口溜,来调戏小伙伴,意思就说我们一起合伙放猪,我在前面带头,他在后面殿后,所以编排了他来吃猪屎。编出来之后,我们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个顺口溜也被我们唱了一暑假。后来,也就忘记了。
万万没想到,N年之后,居然在离家很远的另外一个村子里,听到了几个小孩在唱这个顺口溜。这个发现,真的让我大吃一惊。绝对没有想到,一个十一二岁小孩子的无心之举,居然就无意间成了乡间文化的一份子,成为了民谣被传承了下来,估计再过些年后依旧还会有本地的小孩在唱。然后,我就想那些个古代的文化,在各种流变中,是不是随便一个文人可能就改变了其中的部分价值。《西游记》的流变,是不是也是这样,某个文人的一哆嗦,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了整个故事的传播方向。
最早的西游故事是唐时的《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源于唐太宗下诏让玄奘写下他的西行见闻,但玄奘忙于译经及讲经,就没有自己写。于是,由玄奘口述,他的弟子辩机执笔,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本是纪行类的书籍,但由于对于西域地理的描述已经显得有些神秘莫测,给世人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在玄奘逝世后,他的另外两名弟子慧立、彦悰将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经历又编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弟子嘛,为了宣扬自己师傅有多厉害,便不自觉地在书中进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写,这被认为是《西游记》神话故事的开端。
在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的一些记载中已经出现了迥异于《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西行取经故事。现存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经壁画,大约作于西夏初年,已经出现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记》,已经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和“深沙神”;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吴昌龄作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已经有师徒四众;明初朝鲜的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提到有
《西游记平话》,其中概括复述“车迟国斗法”一段,和《西游记》第46回十分相似;明代《永乐大典》第13139卷有“梦斩泾河龙”,和《西游记》第10回基本相同。
(敦煌壁画里的猴行者)
不过,这些早前的西游取经故事,尤其是元之前的传奇及平话,无一例外都没有大闹天宫的部分,基本上都以唐僧为主角,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西游记》第13回之后的故事,故事中的孙悟空都没有那么强大,跟我们熟知的取经路上的孙猴子差别不大。元剧中才开始将神通广大的猴子开始融入西游故事中,但这种融合还比较拧巴。
元明之交时代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描写了孙悟空的来历,这里的猴子是单独写的。另外,《朴通事谚解》中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曾经去偷取王母娘娘的仙衣一套,这是《西游记杂剧》中的故事。《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不是齐天大圣,而是通天大圣,自己则自称小圣。至于眉山七圣协助李天王降伏孙行者,但没有和他有正面冲突,而且将孙行者压在花果山下的是观音,而不是如来。《朴通事谚解》写李天王派木叉和大力鬼去请二郎神,就抓住了孙悟空,这里则没有如来和观音菩萨大显神威的故事,所镇压之处,也是花果山,而不见五行山的地名,此时的花果山还在取经的路上,而不是东部沿海。
那么,大闹天宫时那个无所不能的猴子是哪来的呢?
其实,它压根不是猴子,而是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