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由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横空出世,雄壮激奋、气势磅礴,震撼了神州大地,成为了中华民族时代最强音。
可在《黄河大合唱》诞生后,冼星海的人生并没有安定,相反他过上了食不果腹、回国无门的窘迫生活,并且两度改用化名,但这一段人生经历鲜为人知......
《黄河大合唱》的极大成功,不仅在音乐界引发强烈反响,也让冼星海个人成为了党组织的重点培养对象。1939年6月冼星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更全面广泛地宣传、鼓舞抗战,一部反映抗战初期战斗生活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开始紧张筹备,冼星海被任命担任音乐创作,与导演袁牧之一同前往苏联完成制作。
1940年5月,冼星海离开延安,告别妻子和九个月大的女儿,决定在复杂的战乱时期改用化名黄训,以便更好开展工作。12月冼星海抵达莫斯科,很快便步入正轨开始了纪录片制作。闲暇之余他为多部作品重新完善了音乐配器,其中就包括《黄河大合唱》。不幸的是,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混乱之中纪录片底片遗失被毁,冼星海等人也流落到蒙古乌兰巴托,再次改名孔宇。借道蒙古回国无望,冼星海只能折返哈萨克斯坦。穷困潦倒、居无定所的他,身边只有一把小提琴、一个塞满作品手稿的枕套布袋和一个装生活用品的皮箱。就在他已然成为一个流浪汉时,冼星海遇上了生命最后时光中的贵人——拜卡达莫夫,并被他收留于家中,结下了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