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荆棘密布,依然前行,明知枪林弹雨,毫不退缩,是为不屈。我们所熟悉的《保卫黄河》是组曲《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也是传唱度最广的乐章。这首歌的诞生,还要从一张照片说起。
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准备从陕西延安的黄河古渡口圪针滩东渡黄河,前往山西烽火燃烧的第二战区。这次行程不知前路、生死未卜,没人知道能不能顺利过河,过河之后又会遇到什么,所以,渡河前他们留下了这张照片。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次东渡黄河,给所有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光未然的创作灵感,由此诞生了这首持续给民族和国家巨大精神力量的组曲——《黄河大合唱》。
当时渡河的队员,后来担任《黄河大合唱》首演的指挥邬析零,曾在文章中,记录了这次震撼了他们所有人的惊险场面:
“突然那位白胡子老人直起了脖子
喊出一阵悠长而高亢
嘹亮得像警报似的声音
喊声刚落 船夫号子立刻换成一种不同寻常的调子
声调越来越急促 原来一呼一应之间的间歇已完全消失
船夫们在老舵手的指挥下 一个个涨红着脸 肌肉鼓突
拼着性命划着桨 掌稳舵”
光未然率领队员,在山西抗战前线,看见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第二年一月,光未然因受伤回到延安医治休养。黄河的怒涛、战士的奋战一直在他胸中激荡,仅仅用了五天时间,400多行的长诗《黄河吟》,就从25岁诗人的笔端流淌问世。
张光年 笔名光未然(1913-2002):八段歌词,一口气念下来。念下来呢,星海一听就,静心静神地听着。他当然比别人还要静心地听着。听了他很兴奋地一下子站起来,大家都蹲着的、坐着,他一下子就起来了,一把就抓过去了歌词,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为《黄河吟》插上了翅膀,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这首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一经诞生,迅速传遍中国。
《黄河大合唱》以丰富的想象力,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向侵略者发出怒吼,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呐喊。
八十多年来,《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