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论衡全文,论衡逢遇篇全文及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9 02:56:25

王充论衡全文,论衡逢遇篇全文及翻译(1)

在讲《论衡》之前,我们不妨先从一张书单说起。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向来不爱给青年们开古书书单,甚至说过“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但他却难得地破过一次例。

1930年秋,鲁迅挚友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考上了清华大学国文系,鲁迅作为许世瑛的启蒙老师,便特意为他开出一张应读文学书书单,列书十二种,其中就有《论衡》。

那么,这部书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让鲁迅先生也主动成为它的“推荐官”呢?

如何进入《论衡》世界

《论衡》,东汉王充著。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横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美学、医学、教育学、天文学、气象学以及逻辑学等多方面内容,堪称东汉时期的百科全书。它体量庞大、卷帙浩繁,今本《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第四十四篇《招致》有目无文,实存八十四篇,二十余万字。

王充为什么要写《论衡》?对于《论衡》这样一部大书,我们应该如何进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衡》从王充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给出了提示:“(王充)盖内伤时命之坎坷,外疾世俗之虚伪,故发愤著书,其言多激。”顺着这一思路,结合《论衡·自纪》以及范晔《后汉书·王充传》,我们不妨先从王充生平讲起,理解他为什么“内伤时命之坎坷”。

王充:祖上不德

仕宦不遇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他自称祖籍原为魏郡元城,因祖辈从军有功,起初被封在会稽阳亭。但一年之间,爵土尽失,便在阳亭落户为农。他的世祖好勇斗狠,年成不好时,甚至拦路抢劫,多所*伤,结怨甚多。又逢世道动荡,王家害怕仇人报复,于是王充的祖父王汎便举家迁往钱塘,做些买卖度日。王汎生子二人,长子王蒙,少子王诵。王诵正是王充之父。或许是将门遗风,王蒙、王诵同样好勇斗狠,又与丁伯等豪强结怨,不得已举家又迁往上虞。

王充出生于建武三年(27)。与祖辈不同,他从小性格沉稳内敛,小时候便对掩雀、捕蝉等儿童游戏兴趣不大,反而爱好读书学习。他六岁学写字,八岁入书馆,约十七八岁时,便学成离乡,游学京师洛阳,入太学深造,并拜有“通儒上才”之称的班彪为师,学习《论语》《尚书》等儒家典籍。当时王充还见到班彪长子、年方十三的班固,并向老师预言,班固日后“必记汉事”。

王充读书学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他没钱买书,便常在洛阳集市上晃荡,翻阅集市所卖之书。得亏他记忆超群,往往“一见辄能诵忆”,在东看一本、西翻一册的“窃读”之下,王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王充论衡全文,论衡逢遇篇全文及翻译(2)

王充画像

学习既要输入,更要输出。王充还“好论说”,经常输出许多新观点,大家听了之后,一开始都觉得诡异,但最终会认为他说得在理。

建武二十八或二十九年(52或53),班彪离开洛阳,赴望都县任长官;建武三十年(54),班彪卒于任上。王充也很可能在这前后结束游学,开始四处仕宦,这也是他“时命坎坷”的开端。

东汉是豪强地主政权,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治资源。偏偏王家又多与豪强结怨,而且王充又在很小的时候成了孤儿,是不折不扣的“细族孤门”。这也导致他在州郡则无人举荐,在朝中则无奥援。所以王充始终在州、郡、县等地和都尉府等官署之间打转,只是担任掾功曹、五官掾、从事等辅佐性质的官吏。

终于,他在郡中任功曹时,因多次谏诤,不合上司意旨,干脆辞职回乡,隐居教书,并开始撰著《论衡》。他在书中自嘲道:“仕数不耦,而徒著书自纪”“涉世落魄,仕数黜斥,材未练于事,力未尽于职,故徒幽思属文,著记美言,何补于身?”因此,感叹命运不济,仕宦不遇,正是他撰著《论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写好《论衡》,王充不仅“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还在“户牖墙壁各置刀笔”,以便随时随地记录灵感、润色文章,写作态度极其认真。

元和三年(86),王充被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协助董刺史监察丹阳、九江、庐江三郡,后转治中。但王充深感“材小任大,职在剌割,笔札之思,历年寝废”,热爱写作的他便于章和二年(88)自请免职,再度返乡,重拾刀笔,完善《论衡》。

王充晚年,年老体衰,他便“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同郡友人谢夷吾上书推荐他,汉章帝刘炟还特以公车征召,但王充却因病无法成行。没过多久,年逾古稀的王充病逝于家,时为永元年间(约100前后)。

王充一生勤于著述,共有四部得意之作,除《论衡》以外,还有《政务》(篇数未知)、《讥俗节义》和他晚年所作的《养性书》,但这三部书均已失传。王充虽然时命坎坷,仕宦不遇,而且祖上失德,但他却凭着著书立说,成就自我,重振家声,名传千古。正如他自己所说“祖浊裔清,不牓奇人”(牓通妨)。他以名山事业向人们有力地证明“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血统论乃世俗之偏见。

王充论衡全文,论衡逢遇篇全文及翻译(3)

《论衡》(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时代:虚伪失真 迷信成风

我们再来看王充与他生活的东汉时代,究竟东汉“虚伪”在哪,以至于王充会“外疾世俗之虚伪”?

原来,东汉朝廷笃信“天人感应”学说。该学说最初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所谓天人感应,便是相信天意与人事能交相感应,上天以祥瑞或灾异预示人事吉凶,而人的意志与行为又能改变天意。汉武帝为了神化专制王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便采纳了这套神学色彩异常浓厚的学说,成为西汉乃至东汉一脉相承的官方思想。

西汉末年,谶纬并起,符命盛行,与天人感应合流,形成一股席卷全国的迷信之风。此时的王莽野心勃勃,图谋篡汉,便一心迎合,频频伪造谶纬符命,以证汉德已衰,自己才是天命所归。凭此王莽最终成功篡汉,是为新莽。

新莽后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割据势力纷纷依样画瓢,同样以谶纬符命证明只有自己才是真命天子。比如,汉光武帝刘秀一方面对“刘秀当为天子”等谶语暗中欢喜,另一方面又与割据蜀地的公孙述紧张地争夺“代汉者当涂高”“龙兴之瑞”等谶纬符命的解释权。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迷信之风。王充正是成长于东汉政权初建之时,对这些骗人的把戏可谓是耳熟能详,深谙其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开国皇帝喜好谶纬,朝廷官员更是趋之若鹜,《后汉书·方术列传》评述道:“王莽矫用符命,及光武尤信谶言,士之赴趣时宜者,皆骋驰穿凿,争谈之也……郑兴、贾逵以附同称显,桓谭、尹敏以乖忤沦败。”显然,假如官员善说谶纬,则易得富贵;假如拒说谶纬,则易招祸事。所以终东汉一朝,许多官员和经师都崇信谶纬,甚至以谶纬附会经书、曲解经典。

王充论衡全文,论衡逢遇篇全文及翻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