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成为野兽的我们,野兽的呐喊电影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5-09 06:36:16

延伸性思考:我到底是谁?

心理学有一种“标签效应”,是指任何标签都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这种强烈的影响会体现为心理暗示,促使你按标签的设定去做。

我们熟悉的星座、MBTI心理测试,都符合标签效应。好比你知道自己是巨蟹座,巨蟹座顾家,你就会更注意照顾家人;或者你测出自己是E人,你可能会适度在社交场合多和人交朋友。

代际圈层也是一种标签,这种标签虽然没有覆盖到代内全部群体,但作为一种相对典型的表征,能够引起人们进行自我对照,从而促成暗示。也可能人们会长点“反骨”,觉得代际圈层和自己完全不符,逆反心理促使人们朝反方向去做。

电影成为野兽的我们,野兽的呐喊电影(17)

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被“标签”定义。(图/《跳槽的魔王大人》)

如有些淡紫世代人群可能认为自己在消费上并不属于“存钱罐卫士”,而是主张“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就会促使他们在消费上采取更加主动的行为,通过信用消费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可能促使他们摆脱“打工发条人”标签,去努力赚钱,甚至去当斜杠青年,多兼职来赚钱,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多彩。

代际圈层对于个体而言,不仅能促使人们了解自己、强化自我属性,还能提供了解他人的独特角度。藏青世代婚育领航员和海蓝世代家庭主义者,可以了解清楚为何灿金世代和淡紫世代会对婚育持有不那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态度。反过来也成立,了解是理解的前提,但很多时候会表现为先质疑。

电影成为野兽的我们,野兽的呐喊电影(18)

了解是理解的前提,但很多时候会表现为先质疑。(图/《人到30又如何》)

在“质疑、理解、成为”已经作为标准沟通模式的当下,质疑不一定会成为冲突的先声,而是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沟通,实现跨世代理解。

很多时候,“催婚”本质上是一种关心,只不过带有专制色彩,“我为你好,你必须按我说的做才能好”,而不是“我为你好,我尊重你的生活方式”。“听话”的“听”是要服从,而不是“倾听”。这种“命令-服从”的沟通模式,主要还是因为了解不够充分。而代际圈层,至少能为缓和代沟冲突提供一种思路——先了解再说。

总结来说,代际圈层可以作为一把标尺,能在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下,相对准确地定位“我的同代人究竟是谁”“我又是谁”,同时还可能让代沟有一种新含义——代际沟通,而不是代际沟壑。先了解,再“质疑-理解-成为”,这是最好的。

电影成为野兽的我们,野兽的呐喊电影(19)

电影成为野兽的我们,野兽的呐喊电影(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