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雨中的耿彦波
2006年,耿彦波被调到太原工作。刚到太原的前两年,耿彦波的工作重点都放在解决太原交通拥堵的问题上,当时,太原的交通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很让他头疼。不过,对于耿彦波来说,这些困难都难不倒他,他的思想和远见也超乎大家的想象。
耿彦波把解决交通问题的第一步就放在改造主要交通干道上,主要交通干道一疏通,城市的“血管”也就通畅起来,之后,又针对一些小问题进行一系列整改,仅仅两年的时间,整个太原的交通问题,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得不说,耿彦波真是一位踏实做实事的人民好公仆。
此外,在太原市任职的期间,耿彦波为太原改造了170个城中村,修复了太原古县,这些都是他用日以继夜地努力换来的,等太原市建设完成之后,耿彦波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小小的身躯,却承载着大大的梦想,耿彦波所做的一切,值得大家的爱戴和尊重。
图|耿彦波正在工作
太原建设好之后不久,耿彦波又被调到了大同。初到大同时,这里还只是一个不像样的“城区”,说是城区,其实连城区在哪都不知道。整个城市的环境完全可以用三个字概括:脏、乱、差。看到一座城市如此颓废,当时耿彦波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就下定决心要改变大同的现状。
经过一番仔细的调研之后,耿彦波发现:大同有很多可以发展完善的地方,不仅有煤矿、各种古城景点,还有各种石窟。在看到大同的发展潜力之后,耿彦波便开始着手改造大同,利用自己的远见和能力,开发大同的煤矿产业以及当地的古城旅游产业。
图|耿彦波年轻时
当时,耿彦波以大同市内的御河为界,将大同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个部分。“河东”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而“河西”则发展古城旅游业,颇具成效。
其实,在此之前,耿彦波因为炸毁地标性建筑,在外界的名气并不好。这也导致刚上任的时候,大同人民相当怀疑他的工作能力,甚至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名叫“耿拆拆”。因此,刚开始搞建设的时候,耿彦波的工作还是十分艰难。
虽说耿彦波也知道人们对他的看法,可他并没有在意,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向前行进,始终把“不留遗憾”作为自己的口号和目标。在耿彦波看来,如果在困难面前选择退缩,不仅自己会后悔,还会受到他人的责骂。
图|纪录片中的耿彦波
当然,他并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不想让后人责骂自己,而且想为后代留下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这个目标,他每天争分夺秒地为大同搞建设,每天五点起,凌晨一两点才睡,发烧也只是用凉水打一下脸,紧接着又投入到工作中。早饭吃两口路边的油条就接着干,午饭更是吃完面就去接着忙工作。在工地视察的他,曾好几次晕倒,两次都有生命危险。
面对采访的时候,记者问耿彦波:“你为什么要这么操劳呢?”耿彦波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有边享清福边做事的能力,可我不愿意那样做,我认为,为官者就应该亲力亲为,为百姓做事,为城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耿彦波是非常坚定的,大家也都被他的精神所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