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凶悍,但却不乏谋略;“软禁”丈夫但却不乏温情——她们是谁?
提起《水浒传》里“眉横*气,眼露凶光”的母夜叉孙二娘,人们马上会想起那句概括孙二娘特点的歇后语: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不过和这个文学版的母夜叉比起来,生活在深海里的一种鱼类,倒真像是动物当中的真实版“母夜叉”。
哇噻
,真是个丑八怪!
本世纪初,随着人类深海探测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深海动物被发现了。在1000米以深的海底世界,科学家先后发现了150多种鱼类,而其中最有个性和代表性的一种鱼,格外让人惊讶。
这种鱼体长一般为半米左右,最长可达2米,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有杂色斑点。色彩不艳丽倒还不算什么,让人目不忍睹的是它们丑陋不堪的相貌:侧面看它们的身体接近圆形,正面看却很扁,根本没有一般鱼类所具有的优美身段;它们的背鳍和胸鳍发达,夸张得像是张飞手里的大板斧;尾巴也不规整,枝枝杈杈的类似马尾巴;尾根与鱼身衔接处还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如果刺尖被触碰,还会冒出毒液来,比《水浒》里孙二娘的蒙汗药厉害多了。
搞怪的是,它们的身体长短和嘴巴大小完全不成比例:嘴巴不但特别大,开口的长度和宽度竟然接近了它们的体长;它们的牙齿又长又利,虽然不齐整,但整体上竟然是“疏而不漏”。更搞怪的是,它们的雌雄之间的体型大小差异简直会让人笑掉大牙,雌性的个体一般能超过雄性的200倍左右,而且雌性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以雌性为主导的鱼种应该叫什么名比较好呢?科学家思来想去,发现其圆圆的身体加上那个难看的尾巴,从侧面看像是琵琶,于是就称送给了它们一个美称——“琵琶鱼”,其实应该说它们是鱼类中的“母夜叉”。
“母夜叉”为何如此丑陋?嘴巴为何如此恐怖呢?科学家认为,这和深海里的水压巨大有关,如在1000米深处的海洋里,动物体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就要受到10克的压力,这对生活在那里的动物的生理不能不产生很大影响,这就使得在这个层面上生活的鱼类和我们常见的鱼类体型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动物的数量越少,食物也相应变少,而嘴巴大就有生存优势,因为嘴巴越大,才能大小通吃,并一口吃进更多的食物,这样,生存的机会才会越大。如这种“母夜叉”,食物很杂,各种小型鱼类或幼鱼通吃,还有能力吞下比它长一倍以上的鱼。
这边
“忽悠”猎物,那边“软禁”丈夫
别看“母夜叉”丑陋,但非常鬼道,因为大多数动物都是先隐藏,后突击猎物,而它们却能堂而皇之地把猎物诱骗到自己的眼前,然后一举拿下。原来,这些家伙头部的吻上有一根特殊的鱼鳍,像是有弹性的“钓鱼竿”,在其末端还有一个肉质的突起,看上去很像鱼类爱吃的食物——蠕虫或水草。更令人叫绝的是,这个吸引猎物的“诱饵”还会发光,而许多海洋动物都喜欢朝着有光亮的地方跑,所以很容易因被“忽悠”而中招。这个“诱饵”之所以会发光,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其中有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荧光素酶的氧化作用下发出了冷光。
这些家伙丑陋不说,还霸气十足地对丈夫实行“终生软禁”,当然,它们的“捆绑爱情”也不乏温情。在春夏季节,成熟的“母夜叉”开始繁殖后代,所产的卵会在海面上漂浮直到孵化出幼体。等幼体到发育成熟后,雄性和雌性便开始了“爱的追逐”。成熟后的雌性会释放出一种气味,而成熟的雄性则天生嗅觉灵敏,会本能地沿着气味源去追寻雌性。一旦找到雌性,雄性就会在雌性的侧腹咬上几口,并释放出一种酶,这种酶能使雄性的嘴和雌性的皮肤完全融合在一起。既然雄性主动投怀送抱,那雌性则顺水推舟,马上给雄性来个“就地扣留”和“终生软禁”:一段时间过后,雄性就变成了雌性身上的一个“瘤子”,但雄性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了由雌性精心喂养的“变体鱼”。从喂养丈夫的角度看,“母夜叉”还是很有温情的。当繁殖季节到来,“母夜叉”血液中的荷尔蒙表明有卵排出,被“软禁”的丈夫此时会马上排放精子,于是它们的“捆绑爱情”就有了结晶——下一代生成了。
科学家认为,“母夜叉”的繁殖方式之所以如此特殊,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个体数量稀少,雌雄遭遇的机会很低造成的,为了繁殖后代,它们被迫进化出了一见面就“捆绑在一起”的本领,而这种繁殖方式在地球生物圈里,也是比较罕见的。科学家指出,作为深海典型鱼类的“母夜叉”,人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它们的全部秘密,进一步研究它们,会对人类进一步破解深海动物的秘密提供一条捷径。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杂志文章 欢迎您关注大科技公众号:hdkj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