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爱情片的风格化来源于人类对幸福生活,浪漫爱情的永恒的、普适性的向往。爱情电影通过男女主人公或是坎坷不顺,或是甜蜜美满,或是团圆厮守,或是阴阳分离、人鬼殊途等经历,来填补观众在情感体验上的不足或唤起其情感焦虑的共鸣,电影中角色必然要陷入戏剧性的事件,如误会、争吵等,观众的诸般情绪才能得到宣泄,如《同桌的你》 (2014) 中人物的出国导致关系无疾而终,《何以笙箫默》 (2015) 中的父辈恩怨等。
这种心理决定了爱情片的重复、巧合等特点,以及最终的同质化和风格化。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也是这样,张哲凯和宋媛媛因为各自家庭的破裂而相依为命,在长达十年的同居生活中只发生了“零点五”次性关系,感情浪漫而纯洁,两人都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成全对方,最终虽然没能结为夫妇,却相随于地下。
而他们身边的杨佑贤、辛迪和伯妮等人无不都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人,骄纵任性的伯妮尽管一开始难为过宋媛媛,但在与宋媛媛结为朋友后便全心全意地关怀她和张哲凯之间的感情。一言以蔽之,电影虽然是一出悲剧,但是其情感氛围是极为和谐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是极为唯美的,也是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反差的,这正好为观众构筑了一个关于现代都市下“纯爱”的想象空间。
其次,当代国产爱情片的风格化,还与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人们进入消费社会,逐渐习惯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有关。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人们消费的目的相对于实际需求而言,更是一种被制造和刺激出来的*,人们消费的对象相对于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言,更是其符号象征意义。
爱情电影就是人们消费的商品之一,观众之所以愿意走进电影院,主要是为了其背后的各种象征意义,例如充满自嘲意味,有着诙谐幽默情节的《失恋三十三天》 (2011) ,就是有着治愈失恋情伤意义的商品,在此之后,类似的治愈系失恋题材的爱情电影便大行其道;又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2011)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 等,则是以青春岁月为卖点,满足观众回顾纯情学生时代经历的商品,电影人的创作显然需要考虑观众的消费心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