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代所有诗人中,诗意最是隐晦难懂的当属李商隐,特别是他的无题诗,虽然传诵广泛,但是过于隐晦迷离,难于解析,其中以《锦瑟》最为著名。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历代以来对这首诗的诗意众说纷纭,有怀念青春说,有追悼爱人说,有忧怀家国说,有自感自伤说,莫衷一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白居易的诗和李商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诗隐晦迷离,白诗浅显易懂,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唐才子传》上说白居易的诗以六义为主题,不喜欢把诗作的晦涩难懂。每次有作品完成,必先给家里的老妪阅读,白居易会问她们是否理解诗意,如果对方读懂了他才会把作品收入到自己的诗集中。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唐才子传》
白居易的诗不仅语言浅显易懂,意境也都直白显露。而这首《花非花》却很特别,语意朦胧,诗体似调似词,又似谜语,其隐晦程度不输李商隐的诗。
解诗:诗的题目为“花非花”,取第一句前三字,古人惯用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无题”。
像花又不是花,似雾又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
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