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的影评600字,忠犬八公观影感600字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5-18 01:52:28

忠犬八公的影评600字,忠犬八公观影感600字(1)

原标题:上海电影学院教授评《忠犬八公》:他山之石与中国故事

文丨程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

1905电影网专稿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原型是发生在日本的真实事件,美国和日本先后拍摄了《忠犬八公的故事》和《忠犬八公物语》电影,这次徐昂导演的这部中国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或者说长处就是本土化改编做得很成功,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徐昂当年的《十二公民》之于《十二怒汉》的类似情况:

原本和中国语境并不完全一致的背景、人物、事件乃至价值观如何在充分考虑“在地性”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二度创作”,用开放的眼光,利用好改编对象诸如核心戏剧冲突、基本故事构架等“他山之石”,讲好反映中国社会现实、激发中国人情感共鸣、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中国故事”。

理解《忠犬八公》的一个角度是普遍性与共鸣感。“动物电影”、“宠物电影”、“狗狗片”这样的题材或者类型特征,具有一定的范式和共性。首先,动物电影有较高的门槛,很难拍,这部作品在对于狗演员的寻找、训练、组合、替身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是技术上跨越这个门槛的保障。

其次,狗身上的忠诚、感恩与可爱,那些陪伴、守望或者离别,往往能触碰到人内心中柔软之处,而且,在狗在和人的相处之中,狗狗就像是人类的一面镜子,个人的成长、家庭的情感纽带、世事的变迁等等,都会在这种镜像中折射出来。

没有言语的狗狗就像是家庭成员中让人怜爱的、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一般,寄托了人类很多共通的情感。当这一点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转译”的时候,“折扣”不会很大。所以,这个源于日本,美国和日本都已经用影像讲述过的故事里,“忠犬”十年如一日的等待与守望,人与狗狗之间的真挚情感,再次呈现,依然动人。

忠犬八公的影评600字,忠犬八公观影感600字(2)

近年来,一些不成功的“翻拍电影”的教训就是过于迷恋IP,生搬硬套和刻舟求剑。相比较之下,《忠犬八公》属于相当成功的。理解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可能也是更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本土化和在地性。

电影取景重庆——这个在空间特点上很有特点也“很电影”的城市,它不仅是旅游的网红城市,也是近年中国电影取景最多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大桥、跨江缆车、拾阶而上的房屋和社区,这些对于电影的美术构图、纵深调度乃至“空间生产”都有很大帮助。同时,重庆给了这个故事以中国风格和中国味道。

忠犬等候的地方,用跨江缆车车站取代了“电车站”或“火车站”,与人物与故事结合得十分自然,且构建了新的独特性。八公有了一个自己的中国名字“八筒”,麻将与重庆乃至中国的关系、与市井生活和普通小人物的关系通过这次“命名”一下子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八公原本是秋田犬,八筒则是中华田园犬,犬种的在地化更换看似谁都能想到,但真的捅破这层窗户纸,在创作中有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然我们就不会看到一些翻拍作品中所谓“原汁原味”给观众带来的“尬”和“别扭”了。

忠犬八公的影评600字,忠犬八公观影感600字(3)

电影在人物设计和情节改编上,也采取了很好的本土化策略。男主人公是北京籍贯的重庆一所大学里副教授,其经营小卖部的妻子很有烟火气和本地感,夫妻之间重庆方言与北京方言的交流方式,他们和一双儿女构成的家庭关系,包括这其中中国式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有父亲母亲与女儿女婿、儿子媳妇的关系等,都有着真实的生活质感和独特的中国趣味。男主人公在大学里晋升职称、出差进行田野调查、喜欢足球等情节和场景,特别是其水文地质专业与社会变迁、库区移民、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也通过人物看似不经意间带了出来,增加了影片的情节厚度。

女主人公的泼辣市井、爱打麻将但怕狗的设定,为故事前半段狗留在这个家庭设置了障碍,为中段“八筒”的命名和融入之歌家庭提供了支撑,也为电影的“倒叙”结构和后半段看到令人震撼的忠犬所为提供了观众一般的“视角”。其他诸如宅男儿子、另类女儿、黄毛女婿、报亭老板、“山城棒棒军”等角色,也都真实可信,或有趣味或有意味。

人是故事的主角,八筒更是故事的主角。情节上,它与主人公相遇、留在这个家里、在成长中与男主人公相伴、男主意外过世后八筒以流浪狗的样貌在老宅和缆车站之间成为一个守望者,直至八筒走完一只狗的一生,电影各段落的递进或转折关系清晰,有着一种“情节剧般”的自觉意识,同时,故事还有着一些“自然流淌”的生活状态,而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隔阂感。

忠犬八公的影评600字,忠犬八公观影感600字(4)

时光流逝中的倒叙结构,以及字幕对“时间码”的提示作用,包括影片最后在八筒幻想视点下,它终于登上了缆车,和主人公一起“上班”去了,显然,这对于之前影片的现实风格有些跳脱。这些,虽有些外在和直接的功能性,但也是可以成立的必要之举。

《忠犬八公》输出的情绪价值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除去前述的那种共同性,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家庭和个人的变化,是和八筒的一生结合在一起的,或者反过来说,狗的一生折射了这十几年的家国变迁。八筒可能不是你的狗,但在关于它的电影中,我们感受到了既新鲜又熟悉的生活和情感。

所谓共鸣,就是观众能够似曾相识地看到自己的经历和影子。“忠犬八公”虽为他山之石,但经过了主创们成功的本土化改编和二度创作,电影《忠犬八公》可谓用影像讲了一个很好的“中国故事”。

新片观点

国家电影事业专项资金支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