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白蒲镇南大街,对面就是白蒲中学女生宿舍,离白蒲中学后门很近。我的少年时期正好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白蒲中学停课闹革命期间管理不严,我们南街的小伙伴们都在白蒲中学里玩耍,常常在白蒲中学的树林里观察和欣赏着知了的成长,捕捉这些“唐肉”…… 当春风把树枝摇绿以后,知了爬出泥土,凭着阳光和风的作用脱胎换骨,长出了翅膀,学着小鸟“唧——”的一声冲向天空,但最终它不是鸟,只是在低空颠簸几下,便落在树枝或树干上,于是深有感触地叫道:“知了——知了——” 白蒲中学操场东围墙外的早稻开始抽芯的时候,知了的声音特别洪亮,中气十足,“唧——”的一声像拉二胡,可以连续不断地拉下去,偶尔还会变着花样转着嗓子“唧唧啾、唧唧啾”地叫着,声音很甜润,让人听得很舒服,那时的知了又肥又大,到了“双抢”以后,它的叫声便像没有加润滑油的织布机一样,“唧咔——,唧咔——”地摩擦着响,知了的声音,就是我们捕捉的方向和目标。
小时候捉知了很有趣,我们事先准备好抓捕工具。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在顶端用铁丝做个圆圈,在圆圈上绑上一个网兜,顺着风仔细观察树枝,尤其是枝叶茂密的地方,听着它的叫声,寻找它的栖息地。发现目标时,悄悄地接近,用绕有网兜的圆圈对着它轻轻地罩过去,然后突然袭击。知了发现不妙,一声怪叫企图逃脱,但往往是应声落网,这时,它就是用上吃奶的力气也挣脱不了,只能“唧呀——,唧呀——”地干嚎着。有的警惕性很高,还没等竹竿靠近,就“吱”地一声长叫,远走高飞了,不禁让我和小伙伴们有点失望。还有一种方法是用一根光洁的桑条,一端固定在竹竿上,另一端将蜘蛛网牢牢的缠绕在一点,适当的沾些水,那蜘蛛丝黑乎乎的像粘胶,用法是悄悄的将竿子举起后,轻轻的把蜘蛛胶对准知了翅膀,再顺一个方向转动手里的竿子,这样就牢牢地粘住了知了。知了不是靠喉咙发音的,而是震动翅膀下的发音片发声的,这回被粘着的知了不“唧呀——唧呀——”哀嚎了。
最感兴趣的是捉知了猴,一场大雨过后,是捉知了猴的最佳时机,此时,树林里地面上会出现一个个小洞口,约黄豆粒大小,用手一抠,一只知了猴便露出头来,抓住一提,将其收入囊中。知了猴一般是晚上出来,然后爬到树上,这就需借助手电光寻找并将其抠出,或在树干上摘下来。抓住知了猴的瞬间,往往有种小惊喜和成就感。将捕获的知了猴带回家中,用油炸成金黄色,吃起来香脆可口,在饥饿年代里,知了出洞蜕变的季节,就有我们想吃“唐僧肉”的最佳时期,知了猴就是我们的美味佳肴。
如今野生的知了猴明显少了,这与环境污染、过度捕捉等原因有关,现在市场上卖的知了猴大多为人工养殖,其口感与营养价值也难与野生的相比,但其美味仍很受欢迎。
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认为蝉可以预报天气,蝉鸣天晴,不鸣则有雨,人们用蝉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自古以来人们赞颂蝉鸣,更以鸣蝉声来抒发情怀。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诗词歌赋史书中无不赋予蝉以高洁的形象。《唐诗别裁》(清人沈德潜编)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至今人们仍以蝉联说明脱胎的高起点和取得的高成就。蝉在中国古代还象征复活和永生,道家以蝉蜕比喻人羽化成仙,蝉也因此有了仙界灵物的寓意。
古往今来,赞颂知了或蝉的诗句有许多,有的很有哲理和励志教育作用。如:南北朝诗人王籍有一名句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反衬手法写出了蝉的叫声以及鸟鸣,反而显得树林中更加安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代诗人虞世南在一首《蝉》中写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将蝉塑造成一个清廉、高洁、独立的形象。此诗被选入小学课本,是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唐代文坛“咏蝉”诗中有三绝,除上一绝外,还有两绝是:“西陆蝉声响,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人语。比兴不同如此。”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各不相同,虽同样“咏蝉”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当代诗人韦化彪对知了的描写也很生动与励志:“土中隐忍已三年,登到高枝喊破天。生命纵然将要尽,也须唱得不平凡”。读后往往使人被知了的顽强精神所感动。
我们铁道兵的诗人傅英家也作了一首《咏蝉》
“成虫卧土几多年,脱壳摇身羽化蝉。
绿荫乘凉甘露饮,长空示爱恋歌传。
皮轻入药从良医,蟟嫩为肴纳盛筵。
最好消声休乱耳,利人弃噪保安眠。”此诗,既叙述了蝉的好,也说出了蝉的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