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系列的第4篇,写给正经历中美贸易战、中年危机、就业不顺和生活不顺的人们,“人只有经历逆境才能成长”——这是绫小路義行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系列辉煌的手冢治虫可谓达到了人生的巅峰,26岁(1954年)就被朝日周刊誉为“坐拥200万粉丝的人气漫画家”,在那之后的事业一直是顺风顺水,可谓是漫画界的翘楚。
1954年朝日周刊大幅报道拥有200万读者的人气漫画家手冢治虫
50、60年代正是日本漫画的高速成长期,被称作日本漫画的第一次高速成长,这个时期,手冢治虫和以他为首的“常盘庄”漫画家,如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藤子·F·不二雄、铃木伸一等人,为这次漫画高速成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走在时代前端的动画人到了60年代的中后期,到了不惑之年的手冢治虫开始将精力和重心放在动画和公司的经营上,因为早年(战前的1942-1944年)受到万氏兄弟创作的动画大电影《铁扇公主》和持永只仁参与制作的《桃太郎的海鹫》的影响,手冢明白,动画才是未来的方向,在当时、才刚刚普及了黑白电视机的日本,这个想法可谓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端。
1967年手冢治虫创作的漫画《多罗罗》
手冢创作于1967年的漫画《多罗罗》就因为精力不够等多方面原因最终在1969年草草收尾,这部漫画中蕴含的各种社会要素、人性要素,之后被很多人评论为手冢漫画转折点的一部作品,其实《多罗罗》已经脱离了少年漫画的范畴,更接近青年漫画。
50年代由纸芝居作家转型漫画家的武内纲义
除了动画和公司经营分散了经历之外,促使手冢放弃创作《多罗罗》等漫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漫画中一个全新类型“剧画”的诞生,“剧画”是由早期的纸芝居发展而来,50年代被第一次漫画高速发展所推动,得到了完全进化,从而诞生出不少“剧画漫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