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昆伦山上的南极仙翁,发现白鹤童子不见了,屈指一算,知他下凡到人间五十年了。他驾起一朵祥云,来到风景优美的雁荡山。子云法师把南极仙翁迎进大雄宝殿,恳求老仙翁让他留下迎客除怪。老仙翁笑道:“雁荡山众妖已除尽,我自会留僧接客,百姓可以安全进香了。仙山灵芝无人看守,你还是随我回去吧!”子云法师升到天空,回头看了一眼,忽见有一个高大的石头像,已站在雁荡山的东外谷。这石僧身披袈裟,双手作揖,好像是在迎接远方的来客。子云法师心里明白:这就是老仙翁留下的接客僧啊!
道完传说,我们翻开旅行家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宕(dang)同荡)。他曾三次到访雁荡山,这是他第一次游雁荡山时的日记,《游雁宕山日记》为《徐霞客游记》的第二篇,节选原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有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其详细记述了迎客僧,以此可以看出迎客僧是东入雁荡山奇峰竞秀的第一景。细想数百年前那日阳光正好,一位离家远游,足迹遍布全国21个省市,背负行囊,手持芒杖的“驴友”第一次踏入雁荡山时的情景。
大荆驿便是现在的大荆镇,而章家楼即是现在的中庄。中庄被称为“章义楼”。章义楼,在驿头前埔,南阁章纶从弟吴巘建,吴巘旧袭章姓故楼以名。楼房十四间,厨房五间,谕俗亭一间,义田三十亩,义山三片。章义楼段铺有石子路,旧称石子街,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说法。古时备有器具供过往行人。丁赞,郑善夫等有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