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这档小事电影解析,初恋这件小事泰国电影结局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09 11:16:14

②学姐的出现让她误以为他已寻找到心中所属。

小水暗恋学长期间,漂亮的小菲学姐数次假装自己扭伤脚,获得与阿亮学长同乘一辆车的机会,把小水的暗恋打压下去。后来改变形象的小水,拒绝了阿拓之后, 重拾心灵,准备离别之前向学长表白时,阿亮学长为了遵守对阿拓的诺言,在衬衫上留下小彬学姐喜欢他的话。小水虽然万般心痛,但也只好"成人之美",强忍着悲痛离去。

小水内心充满自卑与敏感的时候,竞争对手的出现,再一次打击了小水对爱情的自信。正是这种不自信,面对喜欢自己的阿拓学长,产生了犹犹豫豫的心理状态,既渴望爱情,又害怕被否定。小水无法果断拒绝阿拓学长的表白,使得初恋这件事在中学阶段无疾而终。

初恋这档小事电影解析,初恋这件小事泰国电影结局(5)

03、男主阿亮中学阶段错过小水的内外因素:内心认为自己是罪人带来的自卑感以及死党阿拓要他不追求小水的要求。

明明是最受女生欢迎的校草级人物,踢球也很棒,每次出场都引来女生的惊呼。自己喜欢的女生一直默默喜欢自己,并且还被自己发现了真相。

如此占尽优势的他,却因为自己出身带来的阴影,以及种种外在因素,最后在中学阶段与小水失之交臂。看似遗憾,却又是必然。

首先,父亲点球失败给阿亮带来的阴影,是他只敢暗恋的内在因素。

阿亮的出生那天,父亲正在踢球,但是点球失败,球队最终输了比赛。所以,阿亮认为是自己的出生导致父亲点球失败,自己是一个罪人。即使外表看起来帅气,深受女生喜欢,但阿亮内心深处却藏着负罪感,总是否定自我,甚至不敢直面自己对足球的喜欢,踢球时点球是他的红线。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即使他已经知道小水喜欢他,他还是不敢说出真相,其实我也喜欢你。

阿亮的内心深处把自己当成是"原罪",认为自己的出生是个错误,是需要被惩罚的,而不是值得被爱的。所以潜意识里,他把小水对自己的喜欢当成自己不能承受之事,某种程度上,恋情的一波三折对他而言反而是种"解脱",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初恋这档小事电影解析,初恋这件小事泰国电影结局(6)

其次,死党阿拓也喜欢小水,是造成阿亮与小说错过的外在因素。

死党阿拓在小水出演话剧之后,爱上了小水。因为死党的出现,阿亮只好把这份感情暂时藏在心里。当小水拒绝阿拓的时候,阿拓深感受伤,还告诫阿亮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去追小水。阿亮为履行着诺言,把自己的喜欢深深藏在心里,甚至不惜假装小彬学姐喜欢自己,导致两人直接错过。

阿亮的负罪感让他不敢接受爱,也不敢表达爱。表面上,是死党阿拓的话阻止他向小水表白的机会,但实际上,他以阿拓的话当成自己的借口,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害怕和罪恶感,用拒绝初恋的方式,把自己内心微妙的卑微感伪装起来,以痛苦来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救赎"。

初恋这档小事电影解析,初恋这件小事泰国电影结局(7)

04、

影片开头有一段小水的内心独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些什么, 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

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 Art Aron 教授曾评价初恋:"你每样经历的第一次,比起之后第二第三次的经历,肯定会被更加牢牢地记住。"

这部影片触动的人们的真正原因,在于初恋虽然美好,但成功率不高。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王挺,曾在大四学生中做过一项有关"初恋"的小调查。结果显示,240名受访的大四学生中,有170人经历过初恋,至今维持恋爱关系的仅2人,总体初恋成功率只有约1%。

初恋的成功率,其实和我们很多人存在的不安全型人格有很大关系。

根据依附理论,人格类型分为安全性依附,逃避型依附,焦虑型依附和紊乱型依附四种类型。

安全型的人,很容易相处并信赖对方,回避型的人怀疑说爱他的人,害怕太近会受伤。焦虑型的人缺少安全感,而紊乱型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害怕拒绝的痛苦。

除安全型人格外,其他几种对外在的负面信息比较敏感,容易患得患失。就像小水和阿亮一样,正是因为他们对一些细节的过于敏感,种种阴阳差错,最终让双方的喜欢只成为两人的双向暗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面对爱情来临的时候,总是被负面情绪掌控,只会因为一些蛛丝马迹判断不好的结果,而不是相信美好,坚信爱情的到来。所以,面对自己心动的感觉,只有掌握方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么爱情才会和你相随。

初恋这档小事电影解析,初恋这件小事泰国电影结局(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