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雄兵出击》票房不好,就去买票支持了一下。看完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回忆起一些经典的战争片,比如《拯救大兵雷恩》、《集结号》、《我们的父辈》(德国),也不禁想起前苏联战争片《解放》。尤其是黑白片的《最长的一天》,一直在脑海翻腾,刚刚看完的《雄兵出击》,居然被淡忘了。
《我们的父辈》海报
1944年6月6日,即著名的D日,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挺进欧洲。十八年后的1962年,好莱坞集美、英、法、意、德等国的数十位影星拍摄了The Longest Day,中译名为《最长的一天》。
1962年到2023年,整整六十年过去了,这部黑白电影依旧是善良的人群共同的记忆,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不可多得的战争片经典!
淡化炮火连天,用“理解”展现战争——“法兰西万岁”的神奇串联直面战争的电影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纪录片,一类是故事片。
纪录片要求的是真实,只有真实的素材才可以编织战争记录,将素材编织起来的前提是思考和理解。
故事片不需要真实的战争素材,却更依赖主创人员对战争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深刻独特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打磨出的“塑材”,才可能有好故事,好片子。
素材与“塑材”,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重要区别。理解与思考,是战争纪录片与战争故事片的共同点。在时间面前,一切都不会是永恒的,惟有思考和理解!
完整再现决定性战役的电影中,《漫长的一天》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高峰,是经典。能称得上是佳作的,也只有美日合拍的《虎虎虎》(1970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反映珍珠港被偷袭事件),与这两部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苏联电影《解放》。
《解放》展示的是1943年苏军库尔斯科战役开始,到1945年5月苏军占领柏林期间的主要战争,共五集。据说是全景式的,国内公映版430分钟,军教版490分钟(含片头、尾)。
1987年,观看了公映版。1993年后,因工作需要两次观看了军教版。然而,三次累计近1300分钟的观影,只留下这样的印象——无休止的轰炸和爆炸、无休无止的血肉横飞和尸横遍野。至于整体故事是什么样的,很不幸,记忆也寡淡如水,支离破碎。
仅从我个人观影感受出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时间面前,无论多么宏大的立意,多么高尚的目的,多么费劲巴力的渲染,如果没有创作者的理解和思考,都是苍白的,只能是苍白的!
当然,如果对战争的理解滞留于图解,对塑材的打磨仅仅是为了的迎合,无论花多少钱,无论打造多么夺目的场面,也还是枉然,只能是枉然。
同样是在87年,有幸看到了《最长的一天》,加上九十年代看过一次汉译版,虽然只看过两次,我却能记住很多角色、记住很多情节、记住很多似乎不起眼的故事,甚至记住一些台词。
《最长的一天》海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该片所有故事、细节都渗透着编导对战争的理解和思考。因为这些理解和思考是人性的,所以能够打动观众,所以经得起时间考验。这里举一个例子,编导如何表现他们理解的法国人的爱国——
一个居住在诺曼底海滩附近的法国百姓每天清晨都会打开窗子,看着德国炊事兵给要塞的守卫送咖啡。此时的法国人只能嘟嘟囔囔地小声咒骂,因为炊事兵慢悠悠的脚步昭示着侵略者不慌不忙,也就昭示着法国的解放遥遥无期。
6月6日,炊事兵照常慢悠悠走过法国人的窗前,法国人也照常打开窗子。这时,他和炊事兵两人都看到了海平线上出现了舰队:盟军正向诺曼底驶来!
炊事兵慌张落马,法国人也呆住了。片刻之后,他反应过来,取出一面法国国旗对着海平线上的盟军舰队挥舞。舰队当然无法看到他的旗帜,他也在所难免地遭受到无差别覆盖性炮击。
接下来的场景里,导演使用了第三者旁观的视角——破碎的镜子反射出法国人家中狼藉,显然这是盟军炮击造成的。镜头平稳离开镜子,推到法国人的脸上,他痴迷地望着窗外,紧紧握着法国国旗痴痴地喊到:法兰西万岁!
镜子中的破碎,现实中的痴迷,爱国的代价不仅仅是忍耐,还要面对来自解放者的轰击。这,才是高明的电影,真正有感染力的电影!
另一个呼喊“法兰西万岁”的场景,导演使用最平实的电影语言,却打造出沉重和震撼。舰队开往诺曼底途中,盟军各支参战部队都在作战前动员,法军少校对围绕在身边的下级军官作战前动员:
先生们,这些年来你们在阿尔及利亚战斗,在南非战斗,马上你们就要在自己的祖国战斗,你们将不得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开枪,但是……(顿住,环视,继续说)法兰西万岁。
短短的半分钟的桥段,肯定比全体集合唱“十遍”《马赛曲》震撼得多!
电影中最后一次呼喊“法兰西万岁”,则流露出喜感,与忙乱的卡昂(盟军登陆海滩之一)形成鲜明的对比。
穿戴整齐的法国消防员,完成了破坏德军通讯线路任务后,揣着着一瓶香槟来到海滩,撞见了刚刚登陆的英军霍华德少校,两人之间有一段对话——
消防员:欢迎,欢迎先生们,可是只有一瓶香槟,这么多人可怎么分呀……
霍华德:认识你很高兴,我们还要打仗,没时间喝酒,请保管好你的酒。
说完这句话后,霍华德就招呼自己的士兵出发了,消防员听话地搂紧酒瓶。片刻,他又忍不住把酒瓶打开,自顾自抿了一口,望着霍华德的背影消失在乱纷纷的海滩上越走越远,略带神经质地的低声喊:法兰西万岁!
扮演法国消防员的是法国著名喜剧大师布尔维尔,他扮演了《虎口脱险》中的油漆工。布尔维尔这段表演恰到好处地演绎了喜感,然而,见到解放者的喜悦却不是他一人营造的,是编导们精心打磨出来的。
布尔维尔
《最长的一天》仅用三个桥段就展现了德占时期的法国人民的爱国,这可能是别人鸿篇巨制也阐述不清的话题。
如果您也是十几、几十年前看过《最长的一天》,当我复述这三个桥段时,您有印象吗?如果有,除了说明您记忆力好之外,是不是也能说明该片是生动的,塑材是精心打磨过的,编导对历史、历史大背景中的各色人等,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塑造的,而不是“楞编”的。可以这样说吗?
看淡名人光环,低视角再现大历史——盟军统帅们的“露脸儿”的机会少到可怜诺曼底登陆集合了盟军、德军很多高级将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最长的一天》这部影片里,该怎样展示这些人呢?
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只有一场戏,有台词,是研判6月6日英吉利海峡的天气情况。
虽然是美国人主拍的片子,在诺曼底登陆中功勋卓著美军中将布雷德利只有一个场景,没有台词!尽管演员像极了布雷德利,却只能拿着望远镜遥看奥马哈海滩,一句台词都没混上。所以,涉及到布雷德利的戏码只能说是“场景”,如果不是有字幕,观众们也许就会把这个历史人物看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