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欧美等国家的战争片的观众们对于本片并不是十分感冒的,因为本片所遵从的逻辑脉络,包括故事主线并不是按照欧美等国家的战争片框架搭建的,因此,本片所呈现出来的战争是立体的,同时也是具有着战略层面的考虑的,而不是简单的陷入到了人性与个体中不能自拔。因此,当代我们如果要响应文化自信,那么发掘一下之前的老电影,就不难重新营造出来我们自己的东西,况且,我们自己的东西真的不赖的。当然,这并不被部分观众所接受。
为何不接受呢,因为习惯了欧美大片的观众们对于战争片自然有着自己的一杆秤。长此以来,不管是《启示录》还是《拯救大兵瑞恩》,这些老牌的,经典的欧美战争片中的主题都是高度统一的,不论任何形式的战争,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往复循环的人性,似乎除了人性之外,战争基本上就不展现别的了。当然,这样的理念我们也是能理解的,毕竟欧美等国家的通常都是战争的发起者,而不是战争的反抗者,他们如果不从个体的理性以及人性出发,那么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战争就没有任何有利于他们的主题了。这自然是不符合他们的文化霸权的。
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从来不是战争的发起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经历的所有的形式的战争无一例外都是被迫自卫反抗的,而且全部都取得了胜利。我们所面临的战争局面以及基础环境跟欧美那些国家的战争依据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基础,自然造就出来了差别,这种差别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结果,如果我们忽视这种结构性的差别,自然无法拍出来适合我们的电影,这就如同《集结号》以及《八佰》,《金刚川》等影片一样,看上去是讲述我们自己的历史的的战争片,但内核全部是以欧美等西方战争片内核为基础的,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四不像的结果。
从这一点来看《开国大典》是如何做的呢?它无外乎是认真的对待了战争的主题,从而通过总结历史客观结果得出来一种理念。本片大量采用自然光,用黑白分明的方式来展现一个新兴的时代和一个即将落幕的时代的客观差别,用两个时代的代表人,*和蒋介石进行对比,用两个时代的军事将领以及普通士兵进行对比,用两个时代的治下的百姓生活进行对比。这种简单的对比是很多创作者不屑一顾的,但正是这种简单的对比本片的主题不再是飘忽不定,对于观众来说,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电影所想要表达的,这一点就是大众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