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之恋电影隐喻解析,1959法国电影 广岛之恋 解说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6-16 05:31:19

副标题:《广岛之恋》,反战主题隐藏在时空交错的爱恨回忆中

1958年,凭借电影《夜与雾》名震影坛的阿兰·雷乃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广岛的电影,恰逢其时,玛格丽特·杜拉斯因《街心花园》备受推崇,两人一拍即合,于1959年共同完成了一部举世震惊的电影《广岛之恋》,有影评称“这部作品超前了10年,使所有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空前伟大的作品”,“古典主义的末日”,影片的成功得益于杜拉斯剧本的诗意表达、雷乃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思想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究和呈现。

广岛之恋电影隐喻解析,1959法国电影 广岛之恋 解说(1)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部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视听语言与好莱坞现实主义的传统作品截然相反,不禁引发学界关于左岸派(住在巴黎左岸的导演)和新浪潮导演的学术之争。以雷乃为首的左岸派导演注重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内心独白的意识流展示、声画错位的象征隐喻,现在看来,这些手法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显得前卫、超脱。《广岛之恋》常被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全方位展现了雷乃的创作风格。但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杜拉斯对于剧本的精雕细琢,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融入了杜拉斯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对爱与*的思索,浓缩着对战争阴霾和历史创伤的反思,如果仅仅将其视为导演一人的成功难免有失偏颇,杜拉斯同样居功至伟。

广岛之恋电影隐喻解析,1959法国电影 广岛之恋 解说(2)

《广岛之恋》看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广岛的爱情故事,但绝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本身,杜拉斯运用其新小说的表现手法,展开论述了关于人性、*、战争、爱情等多重主题,利用简化的人物关系、嵌套式故事结构,引领观众进入到一个跨越时空的梦幻场景之中,构成了独属于杜拉斯的诗意表达。很多观众可能会觉得影片索然无味、昏昏欲睡,但深入分析影片的表现手法和创作主题,却会被杜拉斯和雷乃的高远意境所折服。

01、“新小说表现手法”融入嵌套式结构,独属于“杜拉斯”的诗意表达

新小说是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文学流派,新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体现在现实性上。新小说不会像传统小说那样采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刻画情绪饱满的类型化人物形象,而是采用视觉冲击力淡化人物关系,挖掘人物内心意识和精神世界。杜拉斯就是新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广岛之恋》中平凡的人物形象、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对话方式,与传统类型片形成巨大反差,却成为影片最亮眼的标志。

广岛之恋电影隐喻解析,1959法国电影 广岛之恋 解说(3)

整个故事以一个法国女演员Elle遇到日本建筑师Lui为主线,影片情节淡化到了相当精致的程度。随着两个赤身裸体的青年对话和时空画面的交叉揭开故事的原貌,既没有采用倒叙的方式,也毫无铺垫的成分,甚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有的人物关系都是通过对话来完成的。杜拉斯剧本分为了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发生在一天之内,从EllE和LUI上床到分开再到上床,在这三个部分中展开Elle和Lui如何相遇、相恋,描述出各自的身份背景和思想变化,而第四、第五部分则是对ELLE对于过去在法国内维尔生活经历的回忆。

五幕式中通过一个故事包含其他故事构成了典型的嵌套式结构,现实和记忆不断地来回跳跃,大量的内心独白沉浸在记忆与战争带来的伤痛之中,无论是拼接式的博物馆见闻还是不断出现的真实历史片段,每一张照片都勾连起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回忆,在1959年完成显得新奇、时尚,用虚幻的影像带出真实的本相,这正是新小说表现手法融入嵌套式结构的目的。

广岛之恋电影隐喻解析,1959法国电影 广岛之恋 解说(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