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不知道你们啊,反正我如果对一个人瞬间产生好感,多数情况是因为他是美男子山东人。
这可能和我是一个京鲁苏沪混血有关,虽然血统里山东基因可能不存在,但我有 N年的山东活体生活经验,否则也不会这么可爱。
山东人很体贴。举个例子,一个上海人如果去广东,听不懂方言,对方会放慢速度再用方言说一遍……而如果上海人去了山东,没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对方会改用普通话......
当然,他认为那是普通话。
但至少表明了一种态度:我惯着你。
这就是为什么山东人总给人莫名的安全感。
体贴是体贴,但他们不浪漫。让一个山东男人当众对老婆示爱是不存在的,什么爱不爱的,那都是虚的。
而山东女人更配合演出,鼓励老公当众数落自己,以彰显孔孟故里相夫教子的崇高大格局,回家后再让男人跪搓衣板什么的那是家务事。
当然,这是我们认为的不浪漫,人家说不定自己觉得浪漫着呢。
一个山东朋友说过:
我们冬天也玩浪漫的打雪仗,韩国电视剧打雪仗都是欢声笑语“啊,思密达,好美的雪,欧巴~”......济南的小伙伴,满耳都是嘶吼和呐喊:“尼玛白跑!偷袭老子,你给老子等到,neng死你个小私孩子"……
贰
电影《疯狂的石头》里,山东人黄渤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费这事干嘛。
三个贼偷了一个箱子,带密码锁的。老大是东北人,爱端大哥架子又鸡贼,一句话不说,围着箱子打转;老二北京人,爱显摆自己有脑子,扯什么高科技知识,还总指手画脚;老三山东人,大喊一声,费那事干嘛直接砸了不就完事儿了么!抡起斧子咔嚓!事儿办成了。
这就是山东人,擅长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大多数山东大老爷们的三大人生准则:
- 你别跟我太腻歪;
- 我不想听废话;
- 我也不跟你腻歪。
这也是山东人容易产生谜之自信的原因,但就连他们的谜之自信都容易让人着迷,透露着粗旷而豪迈的性感。
比如一个山东胖子和一群嚷嚷着要减肥的人一起吃饭,他也不会少吃一口,他会说:我这是虚胖(跟你们这群就算减肥也瘦不下来的死胖子不一样)。
叁
在上海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很多山东人,两派文化交织融合的时候,其场面异常震撼,荡气回肠。难以想象祖国任何一个角落如果少了山东人将会是怎样的黯淡无味。
前不久有人说东北人总能让你开心,这激发了我为山东人写诗的*。
怎么来对比山东人和东北人的不同幽默感呢,就是东北人跟你说个事,刚一张嘴你可能就笑疯了;而山东人跟你说个事,说完转身默默离开十分钟后你才开始笑。
慢热型,后劲足,这是他们的超能力。
慢热,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山东人非常有个人魅力,这种魅力是不紧不慢的,骨子里透出来的,连社会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淡定。
比如东北的社会人看谁不爽立即跳起来扛着砖头冲过去“削死个小王八犊子!”
山东社会人呢,坐在那盘着腿一脸慰问基层群众般的笑容,“叫他等着,我下回neng死他。”
你说过两天来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
他们嘴贫,爱怼,心气高,经常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打起官腔总有新闻联播即视感,但其实并不怎么讨人嫌。你就算觉得他的腔调很市井俗气并土得掉渣,你也总是慢慢地情不自禁接受甚至被同化,不知不觉开始模仿他,直至最后忘了自己。
这种潜移默化的同化能力,山东人可以轻松驾驭,那种感觉就是:
“又正经又儿戏,又严肃又幽默”。
你看着他们有时会觉得:那样活着好像变得容易了很多!于是你就不由自主地靠近他们,学他们的调调,而人家根本没想改变你,是你自己放不下。
我一个朋友——上海男人,娶了一个山东老婆。一开始还雄心勃勃要把老婆驯化成能烧糖醋小排腌笃鲜熏鱼糖藕的小娇妻。
几年过去了,只见这位昔日阳春白雪的上海小男纸,已成长为一尊山东壮汉,这位后起之秀成了朋友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煎饼卷大葱,土豆炒大葱,咸菜拌大葱。
一边看着山东老婆最爱的韩国综艺节目,为岛国小鲜肉打call,一边乐呵呵啃着心爱的干粮。
唯一没被吞噬的是他那微微翘起小兰花指的尊严……
肆
山东人控制人类的终极武器是大葱,已成实锤。
有次一个来自山东的大哥在微信群里召集大家:今天你们嫂子不在家,快来我家玩!(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里插一句,类似这种“嫂子不在家速来”的语言方式,是山东人令人着迷的一面,你永远分不清他是在发挥幽默潜质,还是由于实在太纯情了根本没想到会让人产生遐想。总之他压根没想那么多,是我们想多了。
我们去了,大哥搓搓小手激动地说:今天中午给你们做顿好的!然后跑到厨房忙活了3个多小时,抱出来一大盆煎饼。
我问:就吃这个?大哥带着神秘的表情说:“你傻啊,这样能吃啊!好东西我还没拿出来呢!”
然后我见到了一米多高的大葱!
一大捆!
扛上来了。
“我特地从章丘背来的,全中国最好吃的大葱!这都有点萎缩了,新鲜的有两米多高。”
……
我理解。
那看起来好像是一棵棵茂密的参天大葱,但实质上那是一座座无言的牌坊,叙述着一个山东人在上海这种压根没有美食的小城市里生活的迷茫和内心的孤寂。大葱不仅仅是大葱,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
主要还是因为上海的饭菜实在太对不起山东人。而他们的耿直和爽快也绝不会假惺惺地奉承:挺好吃的挺好吃的。他们大多数会毫不留情地说:嘛玩意儿啊,甜的!
山东人对南方人饮食的轻蔑是挂在脸上的,我一个山东亲戚,每次来上海都是遭罪。大米饭不要,说吃不饱,要吃馒头。给他买了四个馒头,这是我们家三个人的量,他拿起一个,一巴掌给捏成了一个小乒乓球。他微笑着问:“这是馒头?”
虽然做人得讲道理,你不应该去捏一个正经馒头,但我得承认,馒头确实有错。我吃过山东的大馒头,是实打实的,硬邦邦的。他说:我在家一顿饭吃三个那样的山东大馒头。要是吃你们上海这样的,我得吃18个,还得再来碗面。
带他去菜场玩,还没看完半圈人家就烦了:这些老头儿怎么这么腻歪,买个白菜挑半天这么费劲,以为买玉白菜呢?连男人也是,买个肉还几两几两的,这在我们那是要挨揍的你知道吧。
……
在山东人眼里,啤酒黄酒葡萄酒鸡尾酒以及一切低于52度的白酒都是水。
喝白酒讲究劝酒,巧立名目,花样迭出。一顿3小时的饭,桌上的菜几乎没动,白酒已经喝空了三四瓶。从头到底没有冷场,只听见各种劝酒的rap。不喝趴下几个不算参加过酒场,不排队吐一顿都不算是一块喝过酒的哥们儿。
但在上海,白酒没市场,这是山东人心里永远的痛。我朋友带山东人到ktv唱歌,点了50瓶啤酒,说兄弟今天我非把你放倒哈哈哈哈哈。山东兄弟认为这是一种侮辱,扭头跑了。
如同一个失恋的姑娘。
伍
我认识一个山东大姐,口头禅是:长得真俊。
头一回听她夸我“长得真俊”时,我第一感觉就是哇塞,简直高大上。我们一般夸人好看都是真漂亮,好美呀,真可爱,萌萌哒,透露着虚伪和敷衍以及空灵不切实际的朦胧感,而这一句“真俊”一下子让人显得真诚了很多。没过几天我发现她对着姚明海报说,人篮球打得好,人长得也挺俊的夯?
从此以后她再说谁“挺俊的”就仿佛听到了潜台词:哈哈哈你什么熊样自己心里没点逼数么还要我夸你漂亮美丽可爱萌萌哒?长得真俊。
不知为什么,虽然我排斥她这种迷幻色彩的夸人方式,但现在我经常情不自禁地夸别人长的挺俊,简直是脱口而出,恨我自己不争气。
我也很无奈,她那种带有泥土气息的语音语调我都已经模仿到了八成,不想放弃这个特长。
他们总是轻而易举用这种淡定而富有诱惑力的调调,慢慢把我腐蚀。
对山东人而言,有一个词特别好用,就是“事儿”。日常处事态度就是“费那事儿干嘛”,抱怨别人矫情就是你这个人怎么“事儿事儿的”,特别爱说的口头禅还有“那都不是事儿”。
有一次我们找了个公司给我们策划网站,跟几个对方公司的人第一次见面,我拿出手机给他们看一些图片,对方一彪形大汉(后来才知道他是山东人),翻图时翻到我家猫的照片,“姐,你这猫这么好看啊,男的女的,有对象没?我家有好几只猫,也特好看,能相个亲不?”
于是两只猫网络相亲大会开始了。20分钟后其他同事不耐烦了:哥,让姐先把网站的事儿说完行不行?彪形大汉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两个铲屎官面对面,却聊和猫没关系的事儿。
后面的十分钟,谈工作,彪形大汉从头到底说了五六遍:这好办,你甭管了,咱都是有猫的人,这些都不是事儿!
我认识的好多山东人都是这个特点:夸海口,挑重担。再大的事,到他那显得不是个事儿,他总能让你觉得他随便一搞就能搞定,有一种别样的伟岸。
我问一个山东人,“你到了上海以后,有没有觉得自己发生什么变化?”
他说“有啊,变温和了。”
“是吗?为什么变得温和了?是这里的水土滋润了你,还是这里的人民熏陶了你?”
“我用普通话不会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