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的故事总体脉络并不复杂,就是围绕着孙中山先生即将抵达香港,准备跟十三省的代表开会商议起义之事。清政府派阎孝国到香港暗*孙中山,报社社长陈少白组织人马保护孙中山。这一正一反起的冲突,讲述了一批为了革命事业悍不畏死的故事。
我看了一下陈德森导演的作品集,这算是第一部历史人物登场的电影,而且还是国父孙中山,倒不是说不能碰诸如此类的题材,只是想拍好,那必然需要带一点谨慎的。而且电影中又大牌云集,受众自然更广,是可以当作一部历史宣传片来看的,所以讲好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需要流血牺牲的。我们的历史书有一个特点,就是落笔处往往聚焦在一些历史转折点上,比如说辛亥革命,它的积极作用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受限于篇幅原因,大部分无名无姓却也是为革命牺牲的人,自然是一笔带过,或者用烈士、英雄甚至是数字等来代替。《十月围城》里就展示了一批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有名有姓,或为人父,或为人夫,或为人子。这样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明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需要流血牺牲的道理。
同理,革命也绝不是儿戏,也不是街头巷尾的打架斗殴,不是仅凭热血冲动便能够完成的,它必然需要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的勇气,严密的组织,铁一样的纪律以及超凡的智慧,缺一不可。
《十月围城》似乎漏掉了一两点,谋划起义本就是在暗地里进行,只待惊雷乍响,但是孙中山先生回港,似乎纠结在密谋和大张旗鼓之间,一边在强调是秘密回港,一边又显得大张旗鼓,反倒给人一种这些人牺牲的不值得的错觉。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一边是会议室里的慷慨陈词,一边是街道上的血肉横飞,这种强烈的对比,是想表达什么?我在观看的时候甚至在想,不能长话短说,拣要紧的事情说吗?这开会的时间可是外面那些人的命换来的啊。我们推翻封建统治是为了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民主思想,那这个时候的以人为本又去哪里了?所以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就陷入了电车难题的困境,开会的目的是为了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统治,解救四万万民众于水火,可是外面那些拼命的,那也是活生生的四万万民众之一啊。
反观嘉兴南湖上的那条游船,不就悄无声息的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了吗?在实力尚未强大之前,不就是需要厚积薄发,保存有生力量吗?不知道各位在看的时候是否也会有这样的观感。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阎孝国早就收到情报了,所以导致行动败露。这个说法似乎不太成立,形势上来说,开不开会,什么时候开,在哪里开,只要组织纪律严明,是革命党一方握有主动权的,毕竟暗中通知参会人员临时修改时间地点的风险性是要小于继续开会的。
《亮剑》最近几年的风评也在逐渐走低,是同样的道理,为了去表现一些重点,反而丢掉了其他更重要的点。我们能从弱小走向强大,靠的绝不是兄弟义气和个人的能力水平,广大人民群众、军队纪律性、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等等一系列的系统性工作才是胜负手。
所以说,影视创作者们在拍摄诸如此类题材的作品时,顶着一面红旗去将故事娱乐化,也许会赢的一时的票房和口碑,但是终究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感和看法,如有失偏颇,望理性讨论,指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