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乐观的情况是,新冠病毒在疫苗问世之前,成为了一种常态。
那影院大概率会在与流媒体的战争中败下阵来,变成一种小众化的发行方式。幸运的话会“小众而高端”,只有超级大片才有资格走院线。
乐观一些,影院最终顶住了压力,疫情过后,仍然是最主要的电影发行渠道。不过由于疫情期间,流媒体的发行方式得到了足够的时间验证,趋向成熟。
可怕的事情是,《魔发精灵2》、《花木兰》等电影都证明了额外付费租赁模式的可行性,那结果就算不是颠覆行业,也足以构成改革了。
一方面电影公司不再会再让所有电影走院线,而是让合适的片子直接走流媒体;另一方面,原定的90天窗口期会有灵活的变动,除头部大片外,其他电影的窗口期都有缩减的可能性。
北美最大院线AMC早前与环球影业达成历史性协议,双方合作影片(传仅限高端付费点播)的窗口期缩减至17天,而AMC预计可分享提前点播的收入。
第二大院线Regal母公司Cineworld表态不接受这样的商业模式,但如果人家AMC真的有赚不赔了呢?
也许这并不是坏事。
影院能够和流媒体融合,而不是某一方干掉另一方,对电影艺术来说利大于弊。
因为,一直难以得到投资的艺术电影,将会得到更多生存空间,乃至是复兴的希望。
最乐观的情况是疫情在今明年就彻底消失,那《花木兰》流媒体发行这件事就真的是纯属偶然。
哪怕最终的发行效果还不错,回归影院是迟早的。
至少在中国市场这边,流媒体市场难以入侵,《花木兰》又是一部中国演员主演的片子,大概率还是能登陆中国影院。
影院恢复正常,那其他制片厂也没必要拿自家的大制作去试水,流媒体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些票房前景不那么好的片子的发行渠道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电影公司考虑最多的都是“利益”二字。
迪士尼官方说是说这次《花木兰》进行流媒体发行只是特殊情况,仍然会重视影院体验。
但影院和观众都应该要明白,这仅仅是冠冕堂皇之词。
情况要是继续不乐观,电影公司不可能会和影院共存亡。
只要等到流媒体能带来足够稳定的盈利,甚至媲美院线,一场时代的变革在所难免。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