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金庸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三周年了,甚是怀念。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从历史角度分析一下《碧血剑》,为什么会成为金庸先生最冷门的一部小说。
主角的行为动机《碧血剑》的主角叫袁承志,在这本书里就干了一件大事,利用江湖力量帮助闯王李自成反抗明朝暴政,夺取大明江山。总体来说,是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推翻腐朽的明朝统治,这个角度来展开小说情节的。这跟金庸先生创作的清朝背景的小说《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的“反清复明”大前提截然相反,一度让很多不熟悉的读者以为是看错了。
当然了,如果袁承志是出身是底层的百姓,这么设定完全是没有问题。明朝经历了两百多年不断的土地兼并,内忧外患很多,财政出现很大问题,不断加税,百姓是苦不堪言。因为当时的税收制度之下,大部分税收压力是底层的农民,而非地主阶级,加税对农民影响最大。特别是崇祯中后期天灾不断,朝廷也没钱赈灾,农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不得不起来造反。
不过金庸先生很有意思,将袁承志设定成袁崇焕的遗腹子了。众所周知,历史上正是崇祯帝下旨*了袁崇焕,是袁承志的*父仇人,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袁承志帮助李自成还是存在一点私心的。在小说快结束的时候,还安排了袁承志进宫*崇祯的情节(崇祯是自缢了)。
站农民阶级报国仇,*崇祯报家仇,分开来看都很合理,但连起来就产生争议了。袁承志的名字“承志”,继承的是谁的意志呢?很显然是他的父亲袁崇焕。问题随即产生,袁崇焕希望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灭了大明呢?
主角存在争议的身世在正史里,袁崇焕是大明后期抗金前线的擎天一柱,是关锦防线的主要负责人。袁崇焕的功劳肯定是不小的,没有他关锦防线早就崩了,后金会提前入主中原。
不过袁崇焕所犯的错误也不少,比如擅*皮岛总兵毛文龙,断了威胁后金的一条战略路线,还引发了后续毛文龙一众徒子徒孙投降后金(清)之事;再比如崇祯二年没挡住皇太极,导致后金入侵京师,劫掠了大量人口与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