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所谓的“沉浸式”作品,都只不过是加了个BGM的VLOG罢了
如果是和抖音六百万粉丝博主“培根日记”那样,将视频内容塑造成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躲在车里享受美食的角色,那么在安静的车厢里只有食物的声音倒也不是什么差的体验。
但更多玩“沉浸式”梗的视频,不论是逗乐调侃的,还是真的在追求“沉浸式”的,大多是没有什么设计编排,单纯地将“沉浸式视频”定义成简易版奥数魔刃——虽然这样的视频容易出圈,不过看起来的体验还真就不如上面的沉浸式过山车。
虽然是同样的食物,看培根日记吃就感觉很香
“特工”庸子的理发视频由于夹杂着街边车水马龙的声音
被大家称为真正的“沉浸式理发”
而那些注意到这些要素的视频作者们,利用这一点拿出了许多与日常相关的沉浸式作品,尽管他们的内容可能很简单,但却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沉浸式”作品:排队核酸的有了人群熙熙攘攘的交谈声和摆摊的有了叫卖声,沉浸式作品就有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