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说法从哪儿来的?四行孤军究竟共多少人?孤军消灭了多少日军?女童军杨惠敏渡河献旗是真是假?
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1937年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孤军阻击日军的壮举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敬意。然而由于历史尘埃的遮蔽,有关四行孤军的一些细节总显得扑朔迷离。
本文作者苏智良、胡皓磊,通过各种史料对四行孤军的历史加以考证与辨别,以图纠正不实传说,还原历史真相。文章原名《四行孤军光与影》,连载于《档案春秋》2015年7-10期,因篇幅较长,本文做了删改。
《八百孤军抗日记》(上海市档案馆藏)
1 为什么是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下旬,中国军队蕰藻浜反攻失败后,日军全线攻击,我军防御核心大场阵地的形势急转直下。大场位于闸北边缘,为通往南翔、真如的要道,同时又是当时中央集团军和左翼集团军的交界处,日军若占领大场,中央集团军即有被夹击歼灭的危险。于是,蒋介石不得不命令全线后撤。
但为了配合外交策略,给世人留下中国军队仍在苏州河北岸坚持抗战的印象,蒋介石决定留第88师孙元良部在闸北继续作战,把一连一排一班分散,守备闸北的坚固建筑物和郊区大小村庄,并与游击结合,尽量争取时间,唤起国际社会的同情。
于是,孙元良决定以第88师师部所在的四行仓库为固守据点,由262旅524团第1营为基干,作为华军在闸北的最后一支部队坚守苏州河北岸。此时的苏州河北岸已经基本落入日军手中,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破坏,闸北火光连天,日军部队已急吼吼地到处在建慰安所,与中国百姓仓皇逃入租界形成鲜明对比。
“八一三”日军轰炸闸北
四行仓库是“北四行”的联合堆栈。民国当时的“北四行”是金城银行、上海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和天津盐业银行,为北方金融集团之一。1923年“北四行”决定联合创立四行储蓄会,四行仓库即是其在上海的仓库,以堆放银行物资和客户的抵押品、货物等。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今西藏路桥)北堍的西侧,东面紧靠西藏路,与公共租界隔街相邻;南面大门正对北苏州路(今光复路);北面倚靠国庆路。因为是存放银行客户资产缘故,四行仓库为一栋五层钢筋混凝土建筑,非常牢固,在高度上超过周边的所有建筑。仓库其实分为两部分,东面为大陆银行仓库,西面为四行储蓄会仓库,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外观
这里地处华界、租界的交界处,日军不便在此发动袭击。孙元良住在底层,仓库周围已经构筑了防御工事,张柏亭和战地记者曹聚仁住二楼,该师军官还曾经在四行仓库招待过外国记者,“陪他们上北站第一线去,他们承认我军防线很稳固,日方报道失实了。”直至闸北撤退前,司令部在四行仓库就再也没有移动,并且将其作为最后的阵地移交给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和524团坚守。
10月26日,谢晋元率524团1营进驻四行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