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忠:“你是三十三师的呀?“
羊拐:“原三十六师。”
朱胜忠:”按说宋长官的兵没有怂的,你当班长,明天一早带他们升旗,能行吗?”
羊拐:“是!”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外墙
电影《八佰》除了何香凝、谢晋元、杨瑞符等少数真实历史人物登场外,还成功塑造了许多虚构小人物,比如端午、羊拐、老铁、山东兵(齐家铭)、小湖北……看过电影的网友是否能够想起上面这段对话?升旗前夜,1营1连3排7班班长朱胜忠得知羊拐原系第36师战士,颇有几分刮目相看,临时决定羊拐担任升旗班长。
朱胜忠这个角色,大家一定印象深刻,此人冷酷暴躁,对日军毫不留情,对逃兵毫不心慈手软,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宋长官的兵”引起了他的好感呢?今天就来解读这句台词,意思没有别的,只想说明《八佰》剧本确实下过功夫,不经意的一两句话,普通观众或许没啥感觉,但对于长期研究民国政治、军事史的学者而言,那可是心生共鸣,台词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历史。
魏晨饰演朱胜忠
宋长官名叫宋希濂,湖南湘乡人,时任第78军军长兼第36师师长,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没错,他和孙元良(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同学,不过年龄要小几岁。组织美国志愿飞行员帮助中国抗战的陈纳德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德国军事顾问为蒋委员长训练了一支精锐的部队,有完好的装备,步伐整齐,约八万人之众。”具体是哪几支部队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再加上财政部“税警总团”及若干炮兵部队,差不多8万人上下。
宋希濂
第87、第88师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蒋介石的警卫部队——黄埔军校卫兵队、特务营。北伐军兴,特务营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定都南京,警卫团扩编为首都警卫师。1931年春,警卫师扩编为警卫第1、第2师。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野,警卫第1、第2师改番号为第87、第88师,长期接受德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
1932年2月,第87、第88师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等部合编为第5军,增援第19路军进行淞沪抗战,蒋介石当时以在野之身发表《告全国将士电》,声言“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视信义之暴日相周旋”,“今身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孙元良、宋希濂当时分任第87师第259、第261旅少将旅长,成为最早一批参加抗日战争的中央军高级将领。
《八佰》剧照
1933年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抽调第87、第88师的四个补充团,另外成立了一个新的师级单位——第36师,编制、装备基本与第87、第88师相同,同样接受德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佩戴德式M35钢盔。因此,上述三个师的关系属于“姊妹师”。卢沟桥事变之前,蒋介石总是想方设法拖延中日战争全面开打,以便组建更多类似第87、第88、第36师这样的中央军较好素质部队,可惜没能拖过1937年的那个夏天。
八一三淞沪会战,第87、第88师最先投入战斗,第36师驻防在西安,宋希濂说:“13日晚上接到命令,火速开赴上海参战,沿途一切车辆(包括特快列车)通通为我师让路。沿途经过之地,老百姓知道我们是去参加抗日,人山人海,鼓掌欢送,慰劳将士的饼干、糖果、罐头食品、香烟等物,纷纷争相掷进火车窗口。”
《良友》画报封面,蒋介石视察淞沪战场
起初,国军猛攻虹口、杨树浦。第87师编组突击队,由两个轻装步兵营、一个工兵爆破队、一个战防炮连和一个通讯班组成,遇到日军火力封锁穿墙破壁,或在房上架桥通过,一度成功挺进至黄浦江岸。然而此种打法只适合对付小据点,“啃不动敌重点工事,特别是公大纱厂,围攻两天未奏效”。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在持志大学督战时阵亡,该旅伤亡官兵千余人,一个团即有7名连长牺牲。参谋主任张柏亭站在水电厂屋顶,只见“我攻击部队由爱国女校方面,自左翼旋回压迫敌军,逐次前进,敌军节节后退,利用特制的钢板防盾沿江湾路顽抗”。
军政部次长陈诚视察淞沪战场,建议改攻汇山码头,向敌中央突破,先截成两段,再分别扫荡。适逢第36师赶至上海,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决心改变战术。8月20日,第36师第216团担任主攻,胡家骥团长身先士卒,轻伤不下火线,连续冲过东熙华德、百老汇路,但抵达汇山码头后,无法摧毁坚固的铁栅门,进攻受阻。胡团长带头爬上铁门,士兵相继跟进,由于遭到侧面日军的猛烈炮击,死伤很多官兵,只好撤回引翔乡,形成与敌人对峙的局面。
原来都是一条战壕里浴血搏*的兄弟啊!难怪朱班长要说:“按说宋长官的兵没有怂的”。由此可见,一句简单的台词背后,一个国军师级番号的提及,背后实际上凝聚着剧本团队考据历史的求真态度,就这一点,我认为《八佰》必将成为中国战争电影经典之作。今天就说到这里,朱班长、羊拐、山东兵……请允许我向你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2、魏延秋选编:《当代学者论淞沪抗战》,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