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去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作者:阿晔
|编审:苏苏
本周末,在朋友圈“秀智商”只需要一句话:我看懂了《信条》。
作为诺兰的新片,《信条》把“烧脑”玩出了新高度,以至于大多数观众云里雾里看完,感觉自己看了个寂寞。
·有网友把诺兰另一部以“烧脑”闻名的电影《盗梦空间》和《信条》作对比。
《信条》并没有如同期待般“爆火”。
从票房来看,9月4日上映当天票房仅5687万元,次日票房8139万元,这对于成本2亿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的大片来说,着实有些不理想。
从口碑来看,也并非一水好评,而是两极分化严重。喜欢它的人赞它是诺兰有史以来最硬核的作品,准备三刷起步;不喜欢它的人批它有失诺兰的水准,节奏混乱,毫无感情。
早已“封神”的诺兰这回自己玩嗨了,徒留观众们越争论越懵圈。
诺兰拍“烂片”了?
相信不少观众和环环一样,早就听说《信条》极其“烧脑”,所以观影前特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重温诺兰以往的电影,提前了解《信条》的基本剧情,并且仔细学习里面将涉及的新知识点,比如“熵增”“熵减”、时间钳形运动、祖父悖论……然后带着自信的微笑走进影院,内心OS:“我就不信这样我还看不懂!”
前半段精神集中的观众会发现,这就是标准的007式谍战片——主角被神秘特工组织招募,和帮手一起度过重重危机,乔装身份和反派头目碰头。
然而1个小时后,大家开始渐渐跟不上节奏,挣扎了一会,后半段直接认命,“一遍是铁定看不懂了”……
事实上,就连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他与其他演员也经常对电影剧情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