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撤档的电影《花木兰》,故事情节取材于1988年上映的动漫版《花木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书本中从不缺席,本篇文章就从动漫剧情来分析下花木兰替父从军背后的封建传统,古代封建社会下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女性为此所作的努力。
三纲五常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核心,在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三纲在花木兰一家中便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北方胡族单于来犯,花木兰的父亲不顾自己残疾的身体,依旧选择应征入伍。在他父亲眼里,“君为臣纲”的思想比自己的性命重要,这就是父亲的“忠”。
他明知自己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次入伍,但曾经应征入伍的他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那一纸入伍令便是“君为臣纲”最好的证明。
父为子纲也多次出现在花木兰的生活中。父亲接到入伍的命令时,花木兰本想为父亲辩解,但是父亲阻止了她。花木兰有她的使命,父亲也有属于自己的使命,花木兰能做的不过是遵从父亲的决定。因为选秀,木兰为家里蒙羞;替父行军,木兰给家里带来了无上荣光,这就是花木兰“父为子纲”的孝。
夫为妻纲或许并没有过多提及,但从父亲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母亲为父亲做的那顿饭,两人在烛火之下的对话,母亲不忍父亲再次参军,但母亲却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她能做的不过是遵从父亲的意志,眼睁睁看着父亲前往战场,这是母亲“夫为妻纲”的节。
花木兰一家表现出来的“忠”、“孝”、“节”正是“三纲”的核心。
所谓“五常”,顾名思义指五种亘古不变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最早将三纲五常并列提及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
马融在他的《论语注》一书中,为《论语·为政》篇的“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句注曰:“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