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宿事件是真人真事吗,新宿事件原型现在怎么样了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12-19 08:13:50

“有一次我又被高年级同学霸凌,当看着拳头朝我脸过来,我觉得不反抗会死吧,于是也出拳了。”佐佐木秀夫第一次反抗,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在反抗的过程中,身边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他感受到了友谊的重量,而这个字,也将继续伴随的他一生。

葛西中学时期,佐佐木秀夫跟高年级同学有了矛盾,人叫他放学别走,叫了两个足球体育生一块儿在门口等着他,在他打算独自硬着头皮过去迎战的时候。几个遗孤后代站在了他的旁边,打算跟他一起去。最终胜利的结果,换来的是没有高年级学生敢再来欺负他们了。

在这时,佐佐木秀夫和他的伙伴们不再满足于自己不受欺负,而更是希望这个群体不再被欺负。“那会我们班有个遗孤的孩子,每天都被打得鼻青眼肿的,他来找到我们希望能不再受欺负。我们知道老师不管,所以希望校长能出面调停,因为听说他很有威望。”他回忆。

佐佐木秀夫带着他的朋友,通勤两小时找到了校长,见面之后就单刀直入地讲述了遗孤子女被霸凌的问题。而这位传说中很有威望的校长,只是说:这不关你们的事,你们不要打架,他不会再受欺负,我会处理的。

试图通过大人世界解决问题的希望,最终破灭。当看见这个同学依旧每天挨打,佐佐木秀夫带着朋友击溃了这群不良少年。“我当时知道校长那句‘他不会再受欺负’,并不会让我的同学好过,因为青春就这么短,难道他要在忍耐和等待中度过吗?”佐佐木这样解释道。

在这样的态势下,佐佐木秀夫的小群体,就变成了遗孤子女中庇护所般的存在,而他也在其中感受到了友谊和团结的力量。

1986年,佐佐木秀夫和他的朋友即将从江户川区立葛西学校毕业,为了纪念这段友谊,他决定为他们的小组取个名。

这一想法跟当时的日本流行文化密不可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青少年群体流行帮派文化,从穿搭到生活方式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我最爱看的是在《少年king》杂志里连载的《湘南暴走族》,倒不是因为打斗的画面,而是其中那种为彼此牺牲的友谊特别令人感动。”佐佐木秀夫说。

新宿事件是真人真事吗,新宿事件原型现在怎么样了(13)

最终,佐佐木秀夫决定以“龙”命名他们的小组。因为他觉得他们七个都是来自中国的战争遗孤,而龙是最能表现中国元素的图腾。于是,他们买来油性笔在帆布鞋上用片假名,写上了——「ドラゴン(龙)」。

这七个人当时肯定没有想到,这个念做“dolagon”的组织,会从开始避免歧视与欺负的组织,变成日后日本主流社会闻着色变的准暴力团。

随着“龙组”的不断壮大,他们与日本不良青年的摩擦也变得越来越多,凭借田径特长升入东京学馆浦安高校的佐佐木秀夫,在16岁时第一次被捕。

在被捕时期,他跟一个名叫“荒武者”的暴走族头目进行了业务交流,对方告诉他:龙这个字又难写,又难读,如果想做大做强,就得赋予它一些意义。

于是,佐佐木秀夫就把龙这个字的读音进行拆解,在词典里泡了一天,最后将龙组扩写为:怒(Do)、羅(Ra)、権(Gon)。

新宿事件是真人真事吗,新宿事件原型现在怎么样了(14)

“怒代表被歧视的愤怒,罗代表像修罗一样战斗,权代表争取权利,这是我对这三个字的真正理解。”佐佐木秀夫说,“在中国,我们被当作日本鬼子殴打,在日本,我们被当作中国人歧视,我们到底是哪国人呢?凭什么要遭受这种对待呢?”

怀着这样的愤怒与委屈,怒罗权诞生了,佐佐木秀夫也成为了这个组织的初代总长,在很长一段时间负责组织的领导工作。

虽然在对话中,佐佐木秀夫并没有对这一段信息展开交流。但通过新闻和历史资料,就会发现这一组织在与日本社会的不断摩擦中,成了日本主流社会所担忧的社会问题。

新宿事件是真人真事吗,新宿事件原型现在怎么样了(15)

图片来源:videoshow

新宿事件是真人真事吗,新宿事件原型现在怎么样了(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